“科研之路漫漫,吾愿上下求索”
进入大二,吴佳俊开始了在“姚班”的科研探索之路。那年暑假,他申请到了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的机会,就此打开了一片新的视野。
也正是这年起,吴佳俊开始了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两年多的合作。这段宝贵的经历使他领略到处于计算机科学和认知科学交汇处的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魅力:是否可以从静态的图片中去识别其他物体的动作。如仅从一张梅西踢足球的静态照片而不是整个视频就可获取动态信息?如何将这些方法更好地应用在物体识别和图像分割上?这些都成了他关注的重点。
此后,上课之余,他把大量时间“泡”在研究上,为了方便,实验室的沙发随便一蜷就是一晚。“过去几年,熬夜测试算法对他而言,几乎是家常便饭。甚至在特奖答辩结束当晚,他还马不停蹄地连续奋战两晚,完成了几篇论文的最后修改工作。”杜超说。
“佳俊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人。我们合作的时候我在清华而他在美国的实验室交流,我们只能通过Skype等方式交换意见。虽有12小时的时差,但我每一次有问题找他,几乎都能在网上第一时间联系到。他除了负责自己的,也不忘适时提醒其他人的工作。”吴佳俊的科研合作伙伴,和他同在“姚班”的汪一宁说。
正是对这些领域的专注,吴佳俊已有两篇论文,即《基于多示例学习的物体聚类》和《互联网图片的中层概念学习》,刊发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顶级会议——IEEE CVPR(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一个在领域内得到极高认可,甚至被许多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博士毕业标准的论文会议。
吴佳俊的研究成果很快得到学术界的认可,随后他先后接受了麻省理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普林斯顿的实验室访问邀请。这期间,他又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向CVPR 2014提交了三篇论文,包含交互图像分割、大数据动作识别等主题。
谈及科研,他用了最朴素的两个字——“坚持”来概括:“无论我们想在哪一行取得一些成绩,都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遇到种种困难与挫折,我们想要放弃或退缩,但只有克服这些困难,才能迈上新的高度。”
同行的人比到达的地方更重要
“我很幸运自己能在‘姚班’和清华这样一个宽松的环境中成长,当你看到这样一群有抱负的青年聚集在一起跃跃欲试的时候,是很难不热血沸腾的。”这是2013年10月,吴佳俊在清华大学特等奖学生答辩时讲到的一句话。
在吴佳俊眼中,自己所在第一集体“姚班”确实有这样的魔力:从清华到王府井怎么走路程最短?男女生如何选择约会对象成功率最高?在课堂上“悬赏”必胜客出题,90%的同学都能在激励下25分钟内解出。这就是“姚班”首席教授姚期智先生亲自上课时的情景。
正如姚期智先生所言:“一批优秀同龄人共同营造的竞争氛围,是一个能够发现兴趣、激发潜力的模式环境。”姚先生曾不止一次地表示“清华这些学生完全不比世界其他国家一流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差,毕业生在国外已经获得相当大的名声。只要找到适合他们的方式,让他们由内而发对学术研究工作产生热情,这才是促成创新性学术成果的原动力。”
四年的大学时光,吴佳俊不仅专注于学业和科研,还将大量的精力放在自己的第二集体——清华大学“思源计划”,投身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
在这个每年从全校选拔36人的新生队伍里,他们秉承“饮水思源服务社会”的理念,每年暑假走西部,赴基地,做调研。
回首三年的“思源”生活,吴佳俊在总结中写道:“武威支教中,黄羊川镇土坯房中学生的求学环境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成都的高新企业考察让我看到国内既有广阔天地和蒸蒸日上的事业,又有热情的伙伴,我们绝没有退缩的理由。”
学习工作之余,宿舍也是吴佳俊和伙伴们“打”成一片的地方:一起说三国杀、侃大山、互相推荐交流好书……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如今已经大四的吴佳俊已向多所顶尖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博士项目提交了申请,在谈及未来时,吴佳俊腼腆一笑:“我想把做学问当成一生的理想。”
这个理想的形成,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的“偶像”——姚期智先生。2004年,这个在美国生活30余年的科学家离开其任教的普林斯顿,回到清华园。针对国内基础学科教学,融合国际先进方法,为清华学生专门制定了二十几门全英文专业课程覆盖计算机科学前沿领域,并亲自执教其中的6门。
大学四年,姚先生每一次用平淡话语回首往事和学生交流时,他那“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理想主义风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吴佳俊:
“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能发现这个世界,更重要的是发现你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在哪里。”
“理想的事情是你找到一件事情你又有相当的能力,然后你又很有兴趣。如果一个人能满足这两点要求,并趁年轻努力工作,这个人就相当幸福了。”
“我所学的东西能有机会在我出生的中国生根,有条件在该领域为中国培养出世界级的研究人员来,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
“我其实就是想在计算机科学研究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希望能把这门在生活领域的改变带给普通人,让他们感知到科技带给生活的美好和幸福。”这些愿景,吴佳俊相信会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需要着急,“我们常说要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花五十年的时间来实现这些愿望,希望时间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