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当时的地下共产党员和班主任影响,陶西平在1949年的暑假参加了中共北京市委组织的学习班,8月加入了共青团。1949年10月1日,到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开国大典。至今,陶西平还保存着当时四中队伍的照片。
新中国刚刚成立,每个人都意气风发。陶西平进入了第一个初中俄语班,当上了初二联合支部的书记、高一学生会副主席,高二高三学生会主席。在抗美援朝期间,还申请到朝鲜战场,因年龄小,没被批准。
学生工作虽然繁忙,但陶西平没有放松学习。高考前两个月,学生自主复习,陶西平就每天带上两个烧饼到北海公园念书。最后他以华北五省一市文科状元的成绩顺利被北京大学历史系录取。
“当时得第一名也没有任何掌声,没有人把状元当成多大的光荣。我是因为在四中碰到了名师。”陶西平至今还把当时一些老师的名字记得丝毫不差。
人生有许多挑战和坎坷,陶西平也不例外,一一遇到。
陶西平家里经济困难,母亲一个人要养活5个孩子。上了大学后,因为贫困交加,陶西平病倒了,不得不休学。
病稍好些,他到北京一所中学兼课,体会到了当老师的乐趣,就立志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可是不久就遇上了整风运动,接下来是反右运动,陶西平被发配到农村种地。即使如此,陶西平也没有丧失理想,认真干农活,那时候他立志做一名好农民。
之后,他又回到一所农村中学教书,因为老师少,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英语、俄语他都教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