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人物 > 人物
映秀小学校长谭国强:不提过去,这是我们的约定
2011-05-12    北京晨报

字体大小:

  异地复课 学校选址一波三折

  2009年,整个映秀镇全部作为施工现场,全镇人都到外面过渡。居民安排去都江堰,学校的异地复课却一波三折。

  广东省云浮市某度假村老总主动联系谭校长,希望师生搬过去复课,还拿出了周详的方案。这里是教室,那边是食堂,学生住度假村三人间或五人间,老师住员工宿舍。对方甚至还请学校在云浮市开个账户,一起做个预算,师生过渡期内需要多少钱。诚意和待遇都让谭校长非常动心,但家长认为广东太远了,说什么也不愿孩子远行。

  还有个方案是去四川宜宾的电厂子弟学校,接待方案也很充分,但家长还是嫌远。

  后来干脆在映秀附近的花园镇、水磨镇等三所学校里选,70%的家长选了水磨的八一小学。因为水磨离映秀最近,学校条件也好。

  2009年6月2日,孩子们借宿到八一小学,教师宿舍则在两三公里外的板房。担心晚自习后走山路不安全,谭校长总嘱咐女老师结伴回去。刚开始孩子们不适应,6岁的娃娃晚上会尿床,天黑了有人哭着要爸爸妈妈,谭校长会赶来哄好。

  学生生病是最大的难题。当年冬天正逢H1N1大流行,而板房医院在10公里开外,校长抱孩子去医院,老师陪床打点滴,都是家常便饭。“走到今天很不容易,几乎筋疲力尽。”谭国强说。

  推荐阅读汶川地震三周年特写:走进陕西灾区新校园
  推荐阅读汶川地震三周年:重建学校成为最安全建筑
  推荐阅读为了灾区人民的幸福 温家宝第十次四川地震灾区纪行
  推荐阅读汶川地震三周年志:在这里我们写下"中国信心" 

  人累心累 川西汉子借酒入眠

  “150个孩子交给你了,你得负责。”刘忠能说,水磨过渡时谭国强跟老师轻松交流,几乎看不出压力;但一次喝酒聊起来,谭校长说,“压力大得快承受不了了。”

  老师们压力也很大,死里逃生的孩子们一度被家长“溺爱”得越发不好管理。虽说童言无忌,但孩子养成了坏习惯、口头语,老师不在时教室里乌烟瘴气。老师们反复叮嘱外人来了要问好,人家走时要挥手再见。小孩子当时记住了,过一会就忘了。一位老师说,香港人士来看望学生,学生们态度漠然,“他们知恩,但感恩还不够。”

  在水磨,人累心更累。刘忠能在2008年10月底的博客里写道,“羌历新年放假了,别人回家,我没家,自己在宿舍里一个人呆着,很凄凉”,“从5·12到现在还没回家看过父母,我害怕见到他们,害怕见到任何一个亲人。不知道为什么我真的不敢去面对他们,经过一晚的思考最终还是决定回去看看老人家,最终还是要去面对他们,决定了就出发吧!!!”空闲时间,这位川西汉子日日借酒浇愁,借助酒精麻醉方能入睡。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师爱永存——记汶川地震中映秀镇小学教师群体
· 师爱永存——记汶川地震中映秀镇小学教师群体
· 映秀小学教师在地震中竭力保护和救援学生
·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需重建学校完工96.9%
· 重灾区里的洋外教:喜欢青川 喜欢我的中国学生
· 汶川教育重建:学校建筑最美丽 孩子笑脸最灿烂
· 汶川地震三周年特写:走进陕西灾区新校园
· 汶川地震三周年:重建学校成为最安全建筑
· 为了灾区人民的幸福 温家宝第十次四川地震灾区纪行
· 汶川地震三周年学校重建掠影:走向重生的力量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公报显示:幼儿园在...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问答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
·2012年数据:全国在...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