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新华网—光明网     发布时间:2013-03-25

周其凤卸任北大校长 “海归”王恩哥执掌

  “海归”校长接接力棒

  翻开王恩哥的履历,会发现他既是一位成就卓越的科学家,也是一位低调务实的管理者。他1957年出生于沈阳,当过知青,也是“海归”,多次为了祖国的科教事业做出令人惊讶的抉择。

  1990年在北大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后,王恩哥先后到法国和美国的著名大学和实验室学习工作,取得了令国际同行认可的科研成果。1995年他放弃国外工作回到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成为中科院“百人计划”中第一位从美国应聘全职回国的青年物理学家。

  从生活、工作条件都优越得多的美国回到中国,很多人都不理解他。但王恩哥的想法很简单:“国家培养了我这么多年,现在科技发展需要人,我有这个责任。”

  他全身心扑在科研上,比别人加倍付出的心血和努力换来了回报,他将国外物理学最新发展态势与国内学科发展相结合,在薄膜/纳米结构的表面生长动力学、轻元素化合物的制备与物性、限制条件下水的形态研究等方面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得到国际物理界的认可,获得多项国内外重要的学术奖励。

  2007年他当选为中科院院士,2008年又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9年,任中科院物理所所长的王恩哥再次做出出乎众人意料的决定:回到母校担任北大物理学院院长。许多人难以理解:他怎么会为了物理学院院长这个“处级”干部的位置而放弃在中科院的正局级身份呢?

  对此,王恩哥的回答是:“我心中最大的目标就是要与大家共同努力,使北大物理再创辉煌。”

  在北大,王恩哥对事业的追求依然执著:坚持在教书育人第一线,为学生主讲专业课,每周挤时间与学生开研究组会;成立国际量子材料科学中心,面向全球招聘主任和科研骨干;培养年轻教师,活跃学术气氛……物理学院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在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中,北大物理从2007年的全国第三上升为第一。

  在北大,很多师生都称他为“恩哥老师”,公认他有大家风范,务实、低调、实干。他喜欢跟学生在一起,学生有什么事也喜欢跟他聊。他经常回邮件给素不相识的学生,主动约时间作科研探讨。

  2009年,王恩哥从老校长周其凤手中接过北大物理学院院长的聘书,昨天又从周其凤手中接过了北京大学校长“这根接力棒”。在昨天下午举行的全体教师干部大会上,王恩哥说道:“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全体北大人的梦想。空谈误业,实干兴校。我会做一个尽心尽职的校长,以最大的热忱和负责任的精神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晨报记者王璐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