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九发射为改进型“长二F”首次载人飞行
改进型长二F只飞过两次
尽管如此,但以刘宇、荆木春为代表的火箭研制团队,仍然希望能够让火箭在无人状态下再飞行一次,因为载人飞行要求万无一失。那么,飞行试验做得越充分,成功的把握就越大。
“去年发射‘天宫’、‘神八’时,我们一直是按照首飞的要求进行的。”刘宇口中的“首飞”,是个行业术语,指的是航天型号首次飞行。通常情况下,首飞型号要比常态型号经历一道又一道更加复杂、严格的质量控制。
“改进型长二F火箭只进行过两次飞行,次数比较少。在飞行充分性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通过测试的覆盖性及严把质量关等工作来弥补。”荆木春表示。
与前两发火箭主要对新技术和较大技术更改进行风险分析、控制相比,即将执行“神舟九号”任务的改进型长二F火箭技术状态基本固定,质量控制的重点是产品本身。
火箭总指挥、总设计师等人认为,要进一步加严质量、提高可靠性,就要在出厂测试阶段下工夫。这也是将质量控制点前移、把问题解决在出厂之前的关键环节。
火箭出厂之前,火箭团队进行了充分的加电测试,尽可能多地暴露问题。同时,火箭还进行了充分的地面试验。不仅如此,火箭系统还提出了加严控制要求,超出误差的范围被进一步缩小,产品的精度和性能更好。
质量超越“天宫”火箭
“从管理要求、标准上讲,这枚火箭在量化、细化、深化上做的工作更多。”荆木春说,量化、细化和深化是火箭研制人员控制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举措。
如同“首飞”标准带来的剧增工作量,“三化”标准同样给研制人员增加了大量的工作。以前2枚火箭为例,在试验场期间的复查报告就有5大本。
经过一系列质量加严控制措施,火箭于4月份通过了出厂评审。专家表示,根据火箭的评定结果,这一枚火箭的质量和水平不低于“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的火箭,有些方面还要更好。
5月5日,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飞船发射的改进型长征二号F发射试验队从北京出征。
“改进型长二F火箭即将开始它最闪耀的生命之旅。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将在过程完美的基础上,实现结果圆满。”这是出征仪式上刘宇激动的话语,同样是千千万万航天人的愿望。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