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冷思考
诺贝尔化学奖——
将荧光显微成像的分辨率带入纳米时代

在上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光学显微技术都被全世界的科学家们认定,“永远不可能获得比所用光半波长更高的分辨率,光学显微镜无法观测到整体尺寸小于0.2微米的物体”。
“光学显微镜以前能观测到整个细胞和某些细胞器轮廓,但无法再看到更小的物体,如蛋白质分子在细胞内的相互作用。这就相当于只能看到城市的建筑,却无法看清在这些建筑中生活的人们。”诺贝尔化学奖评委如此阐释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此项发明将显微镜技术推向使用荧光分子的新台阶,从理论上突破此前‘尺寸小到无法研究’的极限,并催生了纳米显微镜,使人类得以研究更微小的世界”。
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认为,利用分子的荧光,科学家们可以监测细胞内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以观察与疾病相关的蛋白质聚合现象,在纳米世界里追踪细胞的分裂。
如今,纳米显微镜已在世界各地被广泛运用,人类每天都能从其带来的新知识中获益。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研究员孙育杰也在“赛先生”上撰文表示:“今年诺贝尔化学奖打破了光学成像中长期存在的衍射极限,将荧光显微成像的分辨率带入纳米时代,让我们得以更精确地窥探微观世界,将为疾病研究和药物研发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也可以期待为世界上方兴未艾的脑计划提供关键支持。”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