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4-09-19

人民大会堂良镛院士作报告学生为何睡倒一片?

  人民大会堂,台上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吴良镛院士作报告,台下学生睡倒一片。近日,此事在网上被炒得沸沸扬扬。

  2012年年初,因对我国人居环境建设作出杰出贡献,吴良镛在人民大会堂接受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颁奖。作为建筑大师,吴老自有他的学术可贵之处,也自有他的仰慕者和追随者。吴老作《志存高远身体力行》的主题报告,实为心灵的一次洗涤和精神的一种激励。但是,把刚刚入学、不情不愿的孩子们拉来当听众,却把真正想听的人拒之门外,不知道主办者想到没有。

  事实上,这帮孩子睡倒一片,无非是追随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我们最多说他们不懂礼貌、不尊重他人。真正可悲的是,睡觉不仅仅是这样一场报告的状况,也是目前我国大学课堂上最常见的“风景”。

  讲课的人需要被尊重,听课的人同样需要被尊重。课堂教学如果一味唱独角戏,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成了填鸭式的灌输,自我意识极强的大学生们自然是不买账。长此以往,学生们也就形成了惯性思维,不分好坏一概拒之。

  与其拉进去听报告,不如拉出来好好体验房子是怎么一层一层盖起来的、图纸设计又是怎么变成田园家居的,或许新的发明创造就在这样的实践中产生了。当然,这不是说课堂教学不重要、学术讲座不需要,而是要制造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结果,就需要报告者真正从听众的兴趣出发,从听众能理解和能接受的角度出发,实现教学相长。

  如今,我国一直鼓励创新、创业,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激情从未如此释放过。但要真正做出创新成果,实现真正的创造发明,还需要教育界从小培养和创造愿意学习、愿意思考、愿意探索的精神氛围。

  相关报道:>>院士作报告学生睡觉遭批 学生:睡的其实不多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