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1-04-09

专家:科学应对自然灾害要做到“四个正确”

  日本核泄漏的污染物质对我国有多大影响?

  [主持人]这次日本海啸,不仅仅是地球“心情”不好,还有人类的一些疏忽造成核的泄露。我们看到很多这样那样的新闻,比如每天环保部都在公布每天抽测核辐射能量。包括在北京、天津、河南等地菜叶上检测出核辐射的东西,如果我们科学看待,这些东西我们还是能够应对的。

  [周斌]是的。有一些可能是人为的失误。这些核电站建造年代已经比较久远了,当时觉得防护、防震已经很好了,但是现在有些地方还是没有想到,大家感觉核电站很可怕。但一个东西都有两面性,核电站在带来威胁的时候也带来了清洁的能源。以后怎么科学的设置核电站,怎么防护,怎么做得更加安全一些,这方面应该加强。一旦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公众应该有一个知情权和正确的认识,核电站出现事故,发生核泄漏的时候,对核电站周围几十公里的人要撤离或者采取防护措施。但是在几千公里之外的时候,根据大气扩散理论,在几千公里之外,扩散出来的浓度是很小很小的。这在我们一开始做应急响应时就想到这一点了,让公众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比如发生事故以后,核物质在短期内会向哪个方向飘散,会不会向我国飘散?再有就是分析气象和数字模拟,它绕一圈肯定会回来的,那到底有多大影响?我们也进行了计算。污染物质随着距离越来越远的时候,浓度越来越低,到我国境内的时候几乎是微乎其微的了。

  还有就是它会不会直接从日本向我国扩散?我们当时也做了极端天气情况下对我国扩散的模拟,看看是什么情况,确实是在极端的天气情况下,它是可以吹到我国来的,但是到我国的时候,因为距离很远,扩散了以后,浓度是微乎其微的。我们算了一下,假设日本扩散出来一个单位的核辐射物质,到我国每立方米的空气中间是10的负25次方量级单位的极微量物质。从卫生部公布对人体造成危害来说,基本上就是万分之一,甚至是十万分之一了,所以我们敢说对我国境内人的身体健康是没有影响的。如果从西面过来的话,那就更低了。所以环保部测出来的,他们也向公众发布了,那个量是很低很低的。我们觉得,首先应该正确的认识,这样一点点物质对我们平时是没有影响的,不用恐惧。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