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包晓凤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08-16

专家:心血管病基础研究成果须向临床转化

  心力衰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综合性疾病,也是众多心血管疾病殊途同归的表现。过去十几年来,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基础科研进展非常迅速,冠心病、心衰等多种疾病的相关基因都被发现,相关的一些发病机制也进一步被阐明,由此导致很多的靶向治疗原则都在随之改变,例如目前的基因检测,可以识别出一些遗传学的心律失常,基因药盒已经在临床上应用等等。

  关注转化

  新的基础研究成果、新的技术方法正在指导临床的治疗,而且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目前这些基础研究的成果与临床治疗中间,常常缺乏一个有效的途径。在国外,连接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往往是通过转化医学,相对来讲,国内在基础研究方面还比较薄弱。

  第一届心血管疾病前沿论坛将借助中国心力衰竭论坛这个平台,在促进国内心血管病基础科研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向临床转化,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夏云龙教授介绍说,前沿论坛将主要探讨心血管疾病的基因组学和转化医学、干细胞治疗与心肌损伤的修复、心血管疾病信号转导与分子机制、离子通道与心脏电生理、心血管治疗的靶点发现等五个主题。

  以上五个主题基本涵盖了目前心血管基础研究领域的最新热点和方向,针对这些热点和方向,大会将邀请30余位国际国内心血管基础科研领域的专家在会上交流讲座,希望通过这个平台给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搭建一个多层次的平台,促进我国心血管疾病临床的应用和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呼吁重视规范化治疗

  今年的中国心力衰竭论坛专门设立了两个管理分论坛,重点探讨心力衰竭的管理模式和治疗的规范化,希望通过分论坛把心力衰竭的管理近一年的进展介绍给广大的基层医生,也希望对心力衰竭的管理与临床规范化治疗提供帮助,本次论坛共设置三个专家共识,包括“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心衰和心律失常专家共识”以及“BNP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我国目前整个心血管病的治疗面临的是治疗规范化的普及和提高。“一方面要学习国外在心衰治疗方面具有指导意义、有许多实际经验的规范化治疗的意见和专家指南,同时,也要结合国情、结合我们自己的治疗经验,这样对临床实践更有指导意义,也更具有针对性。”北京人民医院郭继鸿教授说。

  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心律分会主办,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律学会和国际动态心电图与无创心电协会协办,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共同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心力衰竭论坛暨第一届心血管疾病前沿论坛将于2010年8月20日至21日在大连举行。本届论坛将组织16次疑难病例讨论,12次继续教育讲座,2次辩论以及3个重要疾病的专家共识,和第一届相比,本届论坛的专题更加集中、讲解更加深入、主题更加前沿新颖。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