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丁文杰  新华网  发布时间:2009-06-29

袁隆平新愿望:帮湖南实现粮食增产60亿斤

  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近日表达了自己的一个新愿望:那就是通过大力推广超级稻种植,帮助湖南省早日实现增产6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任务。

  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划,到2020年我国要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其中湖南省承担的任务是增产6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

  袁隆平说,湖南省推广超级稻的潜力十分巨大,仅以早稻为例,湖南目前有2000多万亩早稻,其中超级稻只有几百万亩。如果湖南省早、中、晚稻各推广1000万亩超级稻,按照目前超级稻研究水平和栽培技术,每亩超级稻比普通稻可增产200斤,从技术上讲,推广3000万亩就可增产60亿斤粮食。

  6月26日,年近80高龄的袁隆平乘车两个多小时来到湖南双峰县“种三产四”示范田,冒着高温酷暑实地查看长势喜人的超级稻。坚持下田是他一贯的研究作风。据记者了解,当天袁隆平在长沙和双峰县两地就有三场活动需要出席。作为一辈子醉心于追求水稻超高产的世界级科学家,袁隆平最大的心愿就是把研究成果在最短的时间内应用到实践中,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

  实际上,早在三年前,袁隆平已经提出以推广超级稻为核心的“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他介绍:“2006年,我根据超级稻研究进展和栽培技术的日益成熟,提出‘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也就是通过把最好的品种和栽培技术整合起来提高单产,用3亩地产出4亩地的粮食,即亩产增加33%。”

  “如果这一工程实施顺利的话,湖南可以提前完成国家规划中湖南承担60亿斤粮食增产的任务。” 袁隆平表示。

  “种三产四”工程从2007年率先在湖南实施,2008年推广到河南、安徽、四川等近10个省份。实施两年来,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项目区全面增产。2007年湖南实施的20个县中,18个县达到了每亩增产33%的目标;2008年的20个试点县中,19个达标。今年湖南省纳入“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示范的有32个县(市),比去年新增12个。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