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陈欢欢  科学网  发布时间:2009-03-06

欧阳钟灿委员:新增科技投入需要整体规划

  在国家新增科技投入中,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应该有一定的比例,但也要注意一个问题——不能因为经费增加了,大家争报项目,导致重复现象的出现,尤其要防止出现低水平重复。

  因此我考虑,国家对科技的投入中具体如何支持基础研究,要多沟通、整体规划,不要仓促。要从整体角度考虑应该往哪些领域投入,各自以多大的比例投入。

  前两个月我调研了一下,美国政府的刺激计划中给科学的投入是有目标的,不是没有目的的普遍增加。比如,给能源部的经费并不是用于传统项目,而是发展新能源和超级计算机,像ITER这样的大科学装置并没有增加经费。总体来说,给大科学装置的经费是削减了,经费只投入了最景气的朝阳领域。在亚洲,韩国的科研经费主要增加在材料、纳米、生物领域,向这些领域进一步开拓。由此看来,中国投给基础研究的经费也应该是有计划的。

  具体而言,我认为加强能源方面的基础研究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比如太阳能,现在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的优势基本在于中国的电价比国外低,等于在向国外卖电,除此之外并没有自己的技术优势。生物领域也是应该加大投入的方向,但我国存在的问题是生物领域真正处在国际前沿的科学家太少。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