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活动汇总 > 大型活动 > 助学贷款 助我成才 > 征文展示
国家助学政策让我10年后重返大学校园
2007-12-19  中国青年报  重庆邮电大学 邓绍佰

字体大小:

  我叫邓绍佰,是来自重庆邮电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05级的学生,今年29岁了。记得两年前27岁的我来学校报到时,就被同学误认为是民工,辅导员还问我是不是成人高考的考生。

  我说我是正式参加全国高考的考生。的确,在班里,我的大龄让自己显得很“另类”。从平凡的出生,到中途辍学,从工厂的磨炼,到大学的学习,30年来,我走过了这个时代大多数同龄人没有走过的一条特殊人生路!在我看来,人生就好像是一个圆圈,经过了10年,我又回到了起点。

  1993年的冬天,我是南充市一所重点学校的高一学生。当时在攀枝花一家工厂上班的父亲突然患病去世了,母亲承受不了这个打击,生活不能自理失去了劳动能力。因为生活所迫,我不得不放弃自己上大学的梦想,到攀钢电气公司当了一名电工。

  慢慢胜任这项工作后,知识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公司里是分工合作的,有专门的设计部门和管理部门,我做的工作技术含量很低,报酬相比之下也要少得多:自己累死累活一个月干下来,最多只能有1000元工资,而有知识的技术工人,每月能轻轻松松挣到5000多元。

  有一件事情对我的刺激很大。一次,公司安装热轧板无功功率补偿系统时,从瑞典请了一位60多岁的工程师来指导安装。他去过世界上很多国家,经验丰富。我很好奇地问他,中国人和非洲人有什么差别。他说,你们只比非洲人强那么一点点,因为你们会使用工具。

  我真的很不服气。从那一刻起我就下定决心要继续深造:对于个人来讲,没有知识,就意味着被社会淘汰。但是讲大一点,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没有知识没有创新就意味着落后。

  两个困难摆在眼前:一是自己年龄大了,书本丢了很多年;二是经济很困难,自己上班的工资并不高,没有生活来源的母亲完全靠父亲的抚恤金生活。

  幸运的是,国家取消了高考的年龄限制,同时也完善了助学制度。所以我就想,自己不一定能考上大学,但一定要试一下。2004年年底我辞去工作,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学习,考入了重庆邮电大学。到学校报到时,辅导员问我学费怎么解决,我说国家有助学贷款;辅导员说很欣赏我的这种志向,并向我详细地介绍了学校的助学政策。

  但是我并没有贷款。靠着优异的学习成绩我获得的奖学金足以支付大学的费用:大一是国家奖学金以及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大二是国家奖学金和优秀学生奖学金,大三则是励志奖学金和特等奖学金。

  国家完善的助学政策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让我得以实现自己的理想,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近。我觉得国家的政策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上执行得非常好。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对于个人来讲,如果你没有给他一个发展的空间,有可能就是广义的问题,如果给了他发展的空间,他自己不去发展,那么是他自己的问题。现在在学校,我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好好学习。因为我是深深体会到没有知识的痛苦后,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重返课堂的,我更懂得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

  (本报记者 原春琳整理)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教育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热线 确保贫困生顺利上大学
· “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征文活动
· 国家资助地震重灾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纪实
· 10年来436.1万名大学生受惠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 教育部开通贫困大学生助学政策咨询电话
· 教育部:九项政策保证贫困大学生入学
· 让助学政策阳光照亮祖国每一个角落
· 助学政策圆我大学梦
· 争夺自强之星,勇攀科技之峰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公报显示:幼儿园在...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问答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
·2012年数据:全国在...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