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重要资讯 专题 专家专栏 理论研究 分析报告 行业观察 学术会议 建设快车道 远程教育 基础网络 数字化校园 锐捷专栏
您所在的位置:EDU首页  >  教育信息化(旧)  >  征文活动
信息技术辅助外语教学的探究
http://www.edu.cn   2006-02-13 作者:邸华英
字体选择  【】 【】 【

  河北省蠡县中学 邸华英

  【摘要】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外语教学的特点和优势,这些特点和优势对外语教学整体效益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还对信息技术辅助外语教学同传统外语教学的关系作了探讨。

  【关键词】外语教学 信息技术辅助外语教学 传统外语教学

  21世纪信息技术辅助外语教学的特点是什么?它同传统外语教学之间有何关系?这就是本文所探讨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辅助外语教学的特点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推广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辅助外语教学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影响着外语教学的各个方面,众多勇于探索的学者和教师都已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成效显著。信息技术辅助外语教学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是由其自身的特点决定的。信息技术技术的关键特性包括信息载体的多样化、交互性和集成性三个方面。信息技术辅助外语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和辅助手段,具有如下特点:

  1、它使个别化学习成为可能

  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语言水平、认知风格和学习兴趣来选择教学软件。如语音、听力较差的学生可使用“听霸”来帮助提高,而词汇不足的学生则可选择洪恩软件公司出版的“开天辟地”来加以改进。就外语阅读而言,对小说故事感兴趣的学生选择的阅读材料与对时事和社会感兴趣的学生所作的选择当然有所不同。因此,在软件开发方兴未艾的大好形势下,在教师适当组织和指导下,个别化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一定能实现。

  2、它使发现式学习成为可能

  传统的教学往往采用的是说教式的教学法(didactic approach),其基本特点就是教师被认为是该领域知识的象征和源泉,教师讲,学生听,前者将知识传给后者,后者忙于记下教师的“金玉良言”,以便日后考试可获取高分,这就是所谓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目的的教学观念已经日益受到抨击,与此同时,发现式学习(discovery learning),或称探索式学习(exploration learning)、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开始受到欢迎和重视。其主要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以及其他软件和硬件的帮助,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自己去探索、获取知识,培养技能。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对于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大有好处。在信息技术辅助外语教学中,由于教学软件将所有教学内容以菜单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只需点击所要学习的章节,就可以进入具体内容,因此整个学习进程或快或慢,都可由学生自己调控,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通过进行各种听说读写的训练,自己归纳语法规律,学习词汇的用法和句字的结构,欣赏语言的美妙,从而实现学习过程自主化、探索化。

  3、它使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观念得以实现

  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已受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观念的严峻挑战。知识爆炸、高度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呼唤着知识广博、综合能力强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显然不可能在传统的教学观念指导下培养出来,只有通过实行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才可望得以实现。信息技术辅助外语教学的最大优势即在于因材施教,以学为主,多渠道、多维的教学方式。这一全新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和革命,另一方面还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转变,意义不同凡响。

  4、它使人机互动式学习成为可能

  互动性就是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相互之间的信息实时交换。虽然信息技术技术在互动性的开发上尚属初级水平,但近十几年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关信息技术互动性的研究和开发一定会在短时间内有所突破,人机互动式学习一定会真正实现。凭借人机互动式学习,教育就可以超越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使学习者通过虚拟课堂讨论、网络交谈、角色扮演游戏、实时学习和反馈意见等多种手段模拟实现课堂教学中亲和方便的人际交流方式。如果人机互动式学习成为现实,并走上正轨、成熟的阶段,那么,我们目前面临的师资紧缺、各地外语水平不一的矛盾就可能大大得以缓解。

  5、教学材料丰富多彩,图文音像相辅相成

  信息技术辅助外语教学相对传统外语教学的优势之一就在于前者往往采用多种多样、现实鲜活的教学材料,供学生选择使用;而后者却常常局限于一本教材和有限的辅助材料。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证明,语言输入的质量对外语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量能刺激学生学习积极性、同他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与他们未来联系密切的语言输入会促进外语学习;相反,单调乏味的语言材料则会阻碍外语学习的进程。

  信息技术技术的另一特点就是其集成性,即集图像、声音、文字、动画和数值于一体,将结果综合地展现在屏幕上。这一特点有利于形成对学习者感官的刺激。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刺激反应是语言学习必备的条件之一,信息技术辅助外语教学为学生提供集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于一体的感官刺激,对于学生更好地记住所呈现的知识、技能以及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大有好处。

  显而易见,具备这些特点的信息技术辅助外语教学在实现以上所说的现代外语教学三大发展趋势上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首先,个体化的教学环境和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观念显示了对外语学习主体的重视。其次,发现式学习和人机交互学习有利于学生内化(internalize)所学的语言知识,掌握这些语言知识的使用。而丰富多彩的教学材料和图文、音像并用的呈现方式,不仅能加快语言学习的进程,同时也能扩大学习者的知识面,帮助他们了解外国文化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最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正是因为具备这些鲜明的特点,信息技术辅助外语教学必将成为现代外语教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手段。

  二、信息技术辅助外语教学与传统外语教学的关系

  鉴于中国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信息技术辅助外语教学的诸多特点和优势,在外语教学中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技术,不仅必要而且可能。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传统外语教学的观念和方法都应该予以摒弃呢?当然不是。虽然信息技术辅助外语教学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是无法替代传统外语课堂教学的。

  首先,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语言是最具亲和力、最灵活的语言,师生之间在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排除其他主观因素,如教师的业务水平、敬业精神和教学方法)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和学的途径。何况外语教学这样一门语言课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外语交流本身就是语言学习的过程,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更具感染力。例如,传统课堂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常常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并通过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讲,使学生注意自己的错误,了解正确的答案,同时帮助学生归纳所学的语言要点。这样一来,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认知能力。而在学生面对计算机的情况下,互动性再好的软件也很难具备这样的灵活性。

  其次,在传统的课堂外语教学中,教师凭借经验和爱心,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可以洞察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的弱点,以及在学习动机和心理上存在的问题。然后,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同时,教师还可以晓之以理,并以个人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此外,师生之间通过课上课下的交流,还可以建立起一种友谊。这种关心和亲和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至关重要。总之,人机之间互动性技术的开发无论如何赶不上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内外的互动交流。由此看来,传统的课堂教学和计算机辅助信息技术外语教学在现代外语教学中缺一不可。那么两者的关系应该怎样处理呢?理想的模式应该是传统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机结合。一方面,两者相对独立,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即传统课堂教学利用其人性化和互动性的特点,而信息技术技术充分发挥其集成性、材料的多样性和个别化的优势,从而使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另一方面,它们又互相兼容,即将计算机辅助信息技术外语教学融入传统外语课堂教学中去,或者将教师请到信息技术教室,让学生边利用课件进行自学,边听教师的讲授和指导。教师和软件制作者把背景材料和课文内容制成课件,加上教师的主动讲解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一定会使教学过程极具吸引力,从而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①Ellis 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tion.Oxford:OUP,

  1985

  ②Krashen.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Pergamon, 1981.

  ⑤Krashe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982.

页面功能 【打印】 【关闭】 【我有话说
延伸阅读
这个不显示的层是用来处理IE粑粑情况的,如果没有这个层IE里就会多出来一行字

 要 闻

热点新闻
建设快车道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1994-2008 CERNIC,CERNET 京ICP备020072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