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重要资讯 专题 专家专栏 理论研究 分析报告 行业观察 学术会议 建设快车道 远程教育 基础网络 数字化校园 锐捷专栏
您所在的位置:EDU首页  >  教育信息化(旧)  >  征文活动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评价
http://www.edu.cn   2006-02-10 作者:
字体选择  【】 【】 【
  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实验小学刘荣英

  [摘 要] 课堂教学是学习活动的主要渠道。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有其特殊性,探讨课堂教学的评价有其重要的、独特的作用。本文基于新课程标准中的“注重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的理念,对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评价 网络教学

  [引 言] 随着新课程在全国范围全面实施,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正在逐渐形成。特别是当今网络技术日趋成熟,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教学媒体这一要素已演变为独特的、丰富的网络环境,对课堂教学系统的运行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新课程改革着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课程教学评价方法的改变,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富有生命力,教学内容更具有延展性。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恰如其分地运用教学评价,并把教学评价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与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从而点燃学生求知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深层思维呢? 

  [正 文]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在前苏联教育教学理论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优越性及其特殊性,其课堂教学的评价要素有别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一般课堂教学。

  评价的基本要素:

  一、教学目标的评价

  教师重视学科基础知识、能力评价的同时,还要运用网络环境的优势,强调如下几项能力的目标设计和实施的评价:

  信息能力:信息的搜集、运用、加工、筛选、传递能力(包括主题浏览技能、交流技能、沟通技能、信息发布技能、网络参与技能等)

  自主探究能力:利用网络资源增强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拓展学习内容、空间,丰富想象力、创造力。

  协作交流能力:利用网络优势增强协作交流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协作交流品质。充分运用网络进行人机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案例

  《我爱家乡的××》(此教学设计曾发表于《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是自己正在探索开发的具有地方色彩的写作教材。本教材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写作教学模式,适用于小学中高年级。

  教学目标

  1. 充分利用因特网技术,探索一种以互动交流与丰富表达为目标的写作学习新模式,为语文写作教学提供有益的经验。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缺陷和不足,革除传统课程教学中的弊端,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并改革效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2. 运用因特网技术促进教学改革,在写作的学习方式上,提出一种互动生成的学习方式,即在表达方式上:作前交流、作中交流、作后交流。强调写作过程的流动性与动态性,实现开放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达到有效的写作学习、教学指导与评价目的。

  3. 主要解决改进写作后的作文评价方式。改变对学生写作的评价比较单一的现象,不再注重总结上的评价方式,体现在互动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评价,在交流和评价中学会欣赏别人的作文,并给学生独特的表现需要提供一种能自由表达的学习情景,营造一种在互动交流基础上的形成性评价。

  镜头一

  行动1:收集资料,得到第一手写作准备材料。(即第一教学时段)

  课前通过让学生到家附近的图书馆(善于发现学习资源、学会利用学习资源。)或上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使用现代的信息科技。)查找家乡的地理位置,土特产品,风土人情,写出家乡与众不同的美,并能浏览附近县市的网页,从中找出对比,对家乡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此阶段是为作文的写作准备素材。

  镜头二

  行动2:课上交流新的体会,学写《我爱家乡的××》这篇作文。(即第二教学时段)

  课堂教学导例图为:

  教学流程

  1、交流收集情况,补充题目

  师:家乡的那些事物值得你热爱?

  生①:杨梅、甘蔗、枇杷、茶叶等等。

  生②:小溪、公园、大山、果园等等。

  ……

  师:你能给《我爱家乡的××》补充完整的题目吗?

  生①:我爱家乡的杨梅。

  生②: 我爱家乡的甘蔗。

  ……

  (学生们的发言异常踊跃,相互交流课前收集资料)

  2、学习《我爱家乡的鸭梨》一文,领悟写法。

  3、网上冲浪。

  (鉴于小学生的电脑操作水平适宜先小组合作再独立操作。)

  4、汇报交流

  (充分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和交流,让学生心中有一定的腹稿。)

  5、电脑写作

  电脑写作,实现由传统的手写到键盘输入。学生们的好奇心开始表现出来了!他们边想边写,边自言自语边默默思考。发现写错的地方,马上用删除键删掉,然后再重新写。并提出写完的同学可以马上在bbs上发表。激起学生的表现欲。学生可分组完成或一人一台电脑自主写作。在老师的再三指导下,输入快的小朋友很快把自己的文章写完,然后在bbs(或叫校园局域网)中发表。他们在网站上看到自己的文章了,笑得那么开心了。作品得到了发表和展示,兴奋劲就别提了。看到了,看到了,我看到了路畅名字下的小脑袋不停地晃动,我的心和她一样快乐。接下来,文文的文章也发表了,就在路畅名字的下边啊!哈哈!真可爱!!这样他们的两篇文章就可以拿来做比较了。我及时地请同学们停一下,注意看一看。他们都羡慕极了,边看边学习。见到其他小朋友的文章在网上发表了,也就更加认真地写自己的文章。争取快点发到网上,让大家看看,谁是最棒的!!

  由于学生学科学习基础和运用计算机的基础不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适应学生实际,具有一定的弹性、灵活性。除此之外,教学目标还应注意是否体现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在此环节中,我利用网络优势增强协作交流的意识,充分运用网络进行人机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协作交流品质。

  对于这课《我爱家乡的××》, 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的评价:

 

        

优秀

良好

努力

加油

 

 

 

 

自主探究能力

 

 

 

 

协作交流能力

 

 

 

 

  二、学习方式的评价

  案例 网上畅所欲言

  在此环节的活动中,我把学生平时写得好的作文,打上"√",学生可以把自己认为好的文章发表在网上。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又锻炼了打字速度。我还和同学们约好集体上网。在网上与他们发短消息。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在 bbs 上别出一格。学生把自己的文章发表在网上,同时还可以即兴创作。这就更使得局域网的教学扩大到课外的校园网的教学。学生在真正意义上学会了使用网络。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为实现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有利的条件。真正做到了从“知识接受型”转变为“主动探究型”,从单纯“理解型”转变为“实践活动型”。网络教学环境下学习方式的评价,要强化: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

  《我爱家乡的××》一课利用网络资源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形成良好的参与状态(主动性、全员性) ,利用网络优势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过程,对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也是一次锻炼。

  学习方式的评价见下表:

学习方式

           

评价

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

 

 

  三、学科教学特点的评价

  ? 由于学科教学的特点和教学规律,及教材的不同,运用网络环境有很大差异。既要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又要从实际出发。不是任何教材都适用于网络教学。特别是文科及艺术科更有其特殊性。

  ?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必须体现学科教学特点及其教学规律。

  案例

  《温州风貌》(自己正在探索开发的地方教材,可适用于语文和美术课)

  ? 语文课:重视语言的积累、品味和实践,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让学生上网冲浪,说说写写温州风貌。

  ? 美术课:重视美术基本能力的训练,培养爱美、审美的情操,激发学生学习活动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上网冲浪,从而创造出温州风貌图。

  四、教师主导作用的评价

  在网络环境下,对教师如何发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有着更高、更新的要求。 

  教学评价要注重:

  ? 教师如何充分运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 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运用原有合作学习方式协作交流,又要运用网络环境优势拓宽协作学习渠道,并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和谐、合作的良好局面。

  ? 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调控能力必须到位。要协调好:

  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关系;

  网络资源和教材的关系;

  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的媒体的关系;

  课内学习和课外拓展延伸的关系;

  面向全体学生和发展学生个性的关系。

  五、教学课件、学习资源的设计、运用的评价

  教学课件、学习资源的设计必须和教学设计同步,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如:教学《我爱家乡的××》时,我设计了一个网站(此软件获温州市教师多媒体制作三等奖),分教师页面和学生页面,其中学生页面包括标题、导言、任务、过程、资源、论坛等几个板块。学生可以通过此网站的资源获取各种信息,从而学会发现、学会选择,学会提出问题,学会运用网络资源学习,促进学习的拓展延伸。

  运营网络优势,提供更宽广的合作学习的渠道和空间,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开辟丰富的网络资源,在学好教材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反 思] 评价方法是一把双刃剑。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局限性,如果在评价中忽视各种评价方法的特点,不顾地区、学校、教师本人的具体情况,也可能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当然,在充分发挥网络环境优势的同时,更要避免如下误区:

  1、荧屏功能不应取代课本功能;

  2、网络情境不应取代多元化的情境创设;

  3、网上交流不应取代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4、上网操作不应取代学科、教材原有的基本训练;

  5、少数精英学生的练习不应取代全体学生的练习;

  6、教师对信息环境的调控不应取代课堂教学的整体调控(特别是师生的情感交流)。

页面功能 【打印】 【关闭】 【我有话说
延伸阅读
这个不显示的层是用来处理IE粑粑情况的,如果没有这个层IE里就会多出来一行字

 要 闻

热点新闻
建设快车道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1994-2008 CERNIC,CERNET 京ICP备020072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