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北京晨报  发布时间:2011-11-25

神九神十分别拟于明年上下半年发射

  “神八”回家了,天宫一号正在太空默默地等待“神九”、“神十”的到来,而天宫一号的“妹妹”天宫二号也开始跃跃欲试。在昨天中国科协举行的科学家和媒体面对面活动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童旭东透露,作为天宫一号的备份,天宫二号正在进行测试和出厂前准备,万一天宫一号“有变”,可立即启用天宫二号。如果天宫一号圆满完成任务,天宫二号和三号还将作为小型空间实验室为未来的空间站建设验证关键性技术。

  童旭东介绍说,在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完成后,目前,飞船系统和运载火箭系统都在紧张进行任务评估,对整个飞行过程中的数据和飞行状况以及所有过程进行仔细判读和评估。评估结果将为明年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安排提供基础。目前,初步安排明年上半年发射神舟九号,下半年发射神舟十号,具体时间和状况要根据神舟八号和火箭技术评估,以及整个的工程具体规划来确定。

  对于未来的载人航天,童旭东指出,神舟飞船主要是载人飞船,是天地往返的载人工具,但飞船上还有大量的货品要靠货运飞船来提供,目前正在开展货运飞船研究。另外,发射货运飞船和空间站的新一代运载火箭目前正在开展研制。

  童旭东介绍说,天宫一号重8吨多,而未来空间站的基本结构是一个核心舱加两个实验舱,这三个舱分别是20吨级舱,未来要在天上对这三个舱进行组装,形成我国自己的空间站。交会对接是将来空间站建造必须掌握的技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火箭可一次性把空间站打上去,即使能行,效率也不高。未来我国空间站的三个舱都是在轨组装完成建造,如果再加上载人飞船、货运飞船,未来就要完成建设80吨级空间站的工作,任务非常繁重。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