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考试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 高招政策 > 异地高考
北上广出台异地高考具体政策 强调"过渡"引争议
2012-12-31    中国广播网

字体大小:

  昨天(30日)晚上,《新闻纵横》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跟大家进行了互动。

  在微信上,大多数朋友认为,北上广的异地高考方案隔靴搔痒,让他们很失望。不过,京沪本地居民又持有截然相反的观点。新浪微博“深夜走过长安街”的观点在京沪本地居民中很有代表性。

  网友质疑一:中央财政对北上广投入那么多,不让外来人口在北上广高考,对外来人口不公平。

  深夜走过长安街:在人口无序过快增长的前提下,这些投入是杯水车薪不说,每年北上广还要拿大量的地方财政资金为非户籍孩子的义务教育埋单。

  网友质疑二:大城市教育资源丰富,理应跟全国共享。

  深夜走过长安街:由于小学撤并、外来人口不断涌入等原因,使得北京的基础教育资源、乃至幼儿园教育承受的压力非常大。

  网友质疑三:北上广“底子厚”,开放异地高考不会带来压力。

  深夜走过长安街:城市承载能力有限是现实,北京面临的资源、交通、住房等诸多压力。这种压力看不见摸不着却让人担忧。

  有不少学生朋友说,大家想在北上广高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那里高考分数低。

  其实,以2011年北大理科录取分数线为例,安徽生源平均分是676分,最高分696分。北京生源平均分662分,最高分690分。此外清华、人大、北师大等名校的录取情况也差不多,这种“京沪考生低分上名校”的说法实际上是一种误区。

  什么样的异地高考方案才真正理性健康?一些微博用户提出了看法。

  腼腆狮子:北上广异地高考不光是教育问题。一个教育部不能负责几百万人的住房、医疗、交通、环保、就业等一系列问题。

  刘三宅飞一生:追求在北上广高考,觉得录取容易是很大原因。但是全国考生要都去了北上广,他们看重的录取优势反而就没有了。

  江才虎:异地高考不能鼓励全国人民往北上广涌。这更多反映是的区域发展不均衡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解决根本问题是城镇化,让当地居民当地就业,当地上学,减少盲目流动。(记者白杰戈 刘黎 乃日斯克)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熊丙奇:北上广异地高考方案无异于隔靴搔痒
· 解码异地高考 “北上广”方案背后难在哪?
· 教育部:2014年底30省将解决异地高考
· 教育部:2014年底30省将解决异地高考
· 居住证持有人子女有望在当地参加中高考
· 甘肃:2015年起"异地高考"报名将取消户籍门槛
· 2015年湖北继续实行异地高考 去年2664人异地高考
· 随迁子女在北京可报高职 申请11日起14日截止
· 2015年新疆异地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 首批异地高考的二代北漂:我差点就要离开北京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公报显示:幼儿园在...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问答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
·2012年数据:全国在...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