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重要资讯 专题 专家专栏 理论研究 分析报告 行业观察 学术会议 建设快车道 远程教育 基础网络 数字化校园 锐捷专栏
您所在的位置:EDU首页  >  教育信息化(旧)  >  热点专题  >  学习型社会有多远
如何走向学习型社会:不要学成“单面的人”
http://www.edu.cn   2007-03-30 作者:马少华
字体选择  【】 【】 【
    从今天本版“今年您打算学点啥?”的调查结果看,学习的现实选择具有这样的特征:一、有限的、热门的技能;二、有限的、年龄相对集中的学习者;三、与个人生存发展直接相关的学习目的。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变化、产业调整、就业竞争的背景中,这些特点都是容易理解的。问题是这样的选择,离学习型社会还有多远?它是不是通往学习型社会的道路?

    学习型社会(或称学习化社会),最初是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上一世纪70年代初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提出的概念。它的一个原则是:“每一个人必须继续不断地学习。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它还提出:“教育必须按照每一个人的需要在他的一生中进行”;“教育的机构和手段必须大大增加,使人们比较容易地得到教育,使个人有尽可能多的选择机会。教育必须具有真正群众运动的方式。”

    这个报告,目标理想,措施实在,但它是普遍性的,并没有针对每一个国家具体的、动态的背景。它着眼于教育的国家责任、社会责任,并没有触及个人的学习动力问题。而在我看来,这个报告的目标所对应的,肯定是一个开放、活跃的、因为发展而充满机会也充满竞争的社会。就需要学习的个人而言,这些才是学习的直接动力(或者说压力)。而这些条件,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这正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大特征。一个封闭、停滞的社会,显然不可能是学习型社会。因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是国家所提供的发展机会,是个人所能争取到的选择机会,从这一点看,我们已经离它近了。

    推敲一下受调查者对“今年打算学点啥?”的选择,感觉多数回答基本上是就业导向的,或者说是竞争导向、机会导向的,个人爱好的倾向表现得不明显。显然,这与“纯粹的学习”和“全面发展的人”这样的学习理想仍是有距离的,而且过于实用或功利取向的学习有一个危险,就是它可能产生“单面的人”!这也是有识之士早就预警过人们的一点。

    当然,这项调查本身也是有限的。在一个变动的、竞争的社会里,你问大家“今年学点啥”,得到的肯定是近切的回答,而不是长远的理想。但相对于一个封闭、停滞的社会,今天的读者可以选择的面已然是大大开阔的。其实,中国古代社会也可说是“全民学习”的社会,但是那时全社会的学习动力和目标只有一个: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挣得官位。

    我想,学习的理想,或者说教育的理想,只能通过具体的、切近的、个人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来实现。我们当然可以设想一个人们不为功利自觉学习的社会,当然可以设想一个没有竞争的宁静社会(我觉得不应该否定这个理想的价值,它们也是人的一个理想)。但是,人们不可能直接走到那里去。“单面的人”: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把现代人看作是“单面人”,即不完整的人,是只知物质享受而丧失精神追求的人,是只是被动接受而没有主动创造的人,他们只能屈从现实而不能批判现实和改变现实。  
页面功能 【打印】 【关闭】 【我有话说
延伸阅读
这个不显示的层是用来处理IE粑粑情况的,如果没有这个层IE里就会多出来一行字

 要 闻

热点新闻
建设快车道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1994-2008 CERNIC,CERNET 京ICP备020072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