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学习型政党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
http://www.edu.cn 2007-03-21 作者:王敏2014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十大“... 01-04 教育部成立教育信息化专家组 12-24
CERNET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 11-24 李志民:互联网促进人类文明... 11-15
|
——2006全国创建学习型社会论坛在上海闸北举办
正值全党、全国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之际,2006年11月5日至7日,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社和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市闸北区委在上海闸北联合举办了以 “建设学习型政党,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为主题的 ’2006全国创建学习型社会论坛。 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虞云耀、中央党校副校长孙庆聚、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上海市委副书记王安顺出席论坛。王安顺致开幕词,虞云耀、孙庆聚、李忠杰作主题演讲。来自中央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沈宝祥、薛宝生、李家华、杨雪冬和上海市闸北区委书记姚海同也作了演讲。全国23个省、60多个城市的党委工作部门、党校、国民教育系统及企业的代表350余人参加了论坛。 全国创建学习型社会论坛,是学习时报社2001年创办的,今年举办的是第五届。本届论坛上,专家学者们围绕建设学习型政党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建设学习型政党与创建学习型社会及学习型城市的关系、学习型政党的内涵和特征、学习型政党的制度和机制建设、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实践探索、学习型党组织和社会学习的互动等问题发表了演讲。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关系,演讲者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学习型社会,领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党必然是一个学习型政党。因为党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需要有学习型政党建设作保障。演讲者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包含八个方面的内容: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辩证思维的能力;把握治国理政基本课题和解决思路的能力;坚持科学发展,做好“五个统筹”的能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和谐精神的能力;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社会政策的能力;加强社会管理,协调社会关系的能力;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提高上述能力的必由之路只能是学习和实践。而且,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和谐社会,要实现这种发展的和谐,全党就要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事物,不断研究新问题,为从体制机制上保证党始终具有不竭的学习动力和强大的学习能力,就必须建设好学习型政党。 建设学习型政党要克服哪些存在不足,对此演讲者认为,建设学习型政党一定要有针对性,找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如部分党员学习动力不足、形式主义、信息流通不足、学习力不能转化为创新力等,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着力点是什么,演讲者认为着力点应该是基层组织,要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活力。学习的强大动力源在社会,党内学习的动力在基层党员,如何激发并保持广大党员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一个关键问题。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学习效果。大家还认为,建设学习型政党重在引导和探索,切忌搞成运动。 在论坛上,上海市闸北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经验引起了与会者关注。几年来,闸北在成功创建学习型城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他们加强改善集体学习、注重开展系统思考、着力做到学以致用,营造学习氛围,创新学习载体、加强理论和实践的互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来自浙江省台州市、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和常州市钟楼区、河南省开封市的有关机关也交流了经验。 此次论坛还组织了马仲良、蒋仁勇、丁晓强、于景森、钟国兴等学者同与会代表的圆桌对话。会场始终气氛活跃,特别是圆桌对话,与会者对诸多问题充满兴趣,讨论话题丰富,十分热烈。 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吕贵主持了开幕式,学习时报社社长周炳成代表“学习型政党研究课题组”作了发言,上海市闸北区委副书记、区长尹弘出席了论坛活动。 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