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理工科通讯 > 2011年第1期 > 新年贺词
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蔡运龙教授新年贺词
2011-01-04    

字体大小:

 

蔡运龙教授  

 

  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谨向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全体委员,并通过你们向所有从事高校地理教学的老师们致以新年祝福,祝愿大家新年新气象,事业有成、身体健康!

  此时也是本届教学指导委员会届满之际,我特借此机会感谢大家5年来为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工作所做出的贡献,也感谢支持教指委工作的所有朋友。

  在我们地理学者看来,新年其实是地球围绕太阳作行星运动的新轮回。在这新的周期即将开始之际,我们仰望星空,依然看到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而这颗行星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我们脚踏实地,感到以人类社会和地球家园互动研究为己任的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美国全国研究委员会最近发布了《认识变化的地球:地理科学的战略方向》(Understanding the Changing Planet: Strategic Directions for the Geographical Sciences),提出了地理学未来10年的11个战略方向:

  (1) 人类如何改变了地球表层的自然环境?(How are we changing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of Earth's surface?)

  (2) 我们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危急的生态系统?(How can we best preserve biological diversity and protect endangered ecosystems?)

  (3) 气候变化和其他环境变化如何影响人类-环境耦合系统的脆弱性?(How are climate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changes affecting the vulnerabilities of coupled human-environment systems?)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How to Promote Sustainability?)

  (4) 如何为100亿人口提供生存之地?(How and where will 10 billion people live?)

  (5) 如何保障每个人的食物安全?(How will we sustainably feed everyone in the coming decade and beyond?)

  (6) 我们的生活之地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How does where we live affect our health?)如何认识和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快速空间重组?(How to Recognize and Cope with the Rapid Spatial Reorganization of Economy and Society?)

  (7) 人口、货物和思想的流动如何改变世界?(How is the movement of people, goods, and ideas changing the world?)

  (8) 经济全球化如何影响不平等状况?(How i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ffecting inequality?)

  (9) 地缘政治变化如何影响和平与稳定?(How are geopolitical shifts influencing peace and stability?)如何使技术变化有利于社会和环境?(How to Leverage Technological Change for the Betterment of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10) 如何更好地观测、分析和可视化这个变化的世界?(How might we better observe, analyze, and visualize a changing world?)

  (11) 公众制图和制图公众的社会含义是什么?(What are the societal implications of citizen mapping and mapping citizens?)

  以上地理学的战略方向,也是高校地理教学要针对的关键问题。我们作为高校地理教学工作者,任重道远。让我们在新的年度再接再厉,致力于认识这些问题并传播我们的认识,为使地球更美好而做出新的贡献!

 >>点击查看 希望2011——校长书记新春寄语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2015新年贺词——中国驻休斯顿总领馆前教育领事
· 2015新年贺词——启德教育集团黄娴
· 2015新年贺词——中国驻日本公使衔参赞
· 高校2014年新年贺词大全
· 深圳市滨海小学校长李唯新年贺词
· 媛媛教师2014新年贺词
· 孙希山教师2014新年贺词
· 北京科技大学老师张辉新年贺词
· 北京市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校长于文新年贺词
· 北京朝阳区特殊教育中心主任龙建友新年贺词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公报显示:幼儿园在...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问答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
·2012年数据:全国在...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