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理工科通讯 > 2011年第1期 > 新年贺词
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岑可法院士新年贺词
2011-01-04    

字体大小:

 

岑可法院士  

 

  又到了迎接新年的时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编委会约请我为2011年的到来写一点感想,本人感到十分荣幸。

  多年来,《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全方位地报道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给了我们讨论、交流、切磋教育思想、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经验的园地;是我们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研究、咨询、指导、评估、服务教育工作的重要平台。在此,请允许我向一直默默为我们服务的《通讯》编委会表示新年的祝贺,祝《通讯》新年更上一层楼。同时也借《通讯》给我的这一宝贵机会,向5年来一直共同努力工作的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热工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各位委员致以诚挚的问候!向支持本委员会及分委会工作的各位领导、同仁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祝大家身体健康、事业有成!

  送走2010年,本届能源动力学科教指委、分委会已经走过5年的历程。记得在2006年第一次教指委、分委会全体会议上,我曾与诸位委员以下面五句话共勉:少抱怨,多自力更生;少空谈,多做实事;多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加以引进、消化再创新;多利用我们力所能及的权利进行一些创新的改革,不要等待,一步步踏实前进;各位委员要为教育事业发扬奉献精神。

  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能源动力学科教指委全体委员,团结全国高校能源动力领域的教师,履行了我们的诺言,本届教指委所做最有代表性的工作是:

  第一,我们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按照教育部“节能减排学校行动”安排,配合教育部高教司成功举办了3年、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和科技竞赛》。3年来,参赛高校从88所扩大到232所,参赛地区从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扩大到港澳台地区,参赛学生从2400名扩大到15000余名,参赛作品从500件扩大到每校限报项数后的1800件。同时,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的带动下,多数参赛高校开办了校级竞赛,带动了一大批大学生参与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竞赛列入教育部质量工程计划,在社会和大学生之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办好竞赛,我们还从社会募得200多万元捐助给承办高校,有力地保障了竞赛的物质条件。

  第二,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的需要,新创设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并得到国家的批准。今后,我们将为办好办强这个新专业努力献计献策。

  这两项工作是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领导下、全体教指委委员共同努力完成的,这在我国能源动力学科领域,都是开创性的,作为能源动力学科教指委能够在高等教育事业中起到一点作用是我们的光荣和使命。国家对能源动力领域建设有着十分迫切的战略性人才需求,我们任重而道远。

  在新年到来之际,让我们满怀深情地共同祝愿可爱的祖国鹏程万里,繁荣昌盛,可持续地发展。

 >>点击查看 希望2011——校长书记新春寄语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2015新年贺词——中国驻休斯顿总领馆前教育领事
· 2015新年贺词——启德教育集团黄娴
· 2015新年贺词——中国驻日本公使衔参赞
· 高校2014年新年贺词大全
· 深圳市滨海小学校长李唯新年贺词
· 媛媛教师2014新年贺词
· 孙希山教师2014新年贺词
· 北京科技大学老师张辉新年贺词
· 北京市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校长于文新年贺词
· 北京朝阳区特殊教育中心主任龙建友新年贺词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公报显示:幼儿园在...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问答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
·2012年数据:全国在...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