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将过去的2010年,宜宾县教育在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指导下,通过全县教职员工的辛勤努力取得了优异成绩,实现了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同时也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可谓亮点凸显。
亮点一:教育质量持续提升。今年普通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再创新高,名列全市区县第一。义务教育质量继续领跑全市,成人教育获得“全国先进县”称号,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全县各类教育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亮点二:经费保障继续加强。今年争取市级以上教育专项经费3000多万元,占全市的三分之一,位居全市第一。
亮点二:校安工程稳步推进。该县实行了强化项目管理的“四大硬性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工程进展位居全市前列。全县校安工程项目学校210个,计划投资22181万元;已开工152个项目学校,开工率72.4%;完工106个项目学校,完工率50.5%;完成投资12823万元,完成投资率57.8%。
亮点四:“督政”迎检受到肯定。省人民政府督导评估宜宾县教育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一是党政依法履行职责,确保了教育优先发展。二是教育体系日趋完备,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特别是幼儿教育全省直起到榜样示范作用。三是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四是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五是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六是依法执教不断推进,教育管理规范到位。
亮点五:教育特色日趋彰显。该县牢固树立“长效均衡、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长期着力打造教育特色,逐步形成了“五大区域教育特色”。
一是以高中为龙头带动义务教育发展的特色。把高中建设作为打破义务教育发展瓶颈的重要突破口,切实加强普高、职高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二是实践“德育三化”推动素质教育的特色。创造了德育目标具体化、德育活动主题化、德育评价情景化的“德育三化”改革模式,促进全县德育方式、行为和效果的巨变。7月,由教育部关工委主办、县教育局承办的“中小学德育实效性论坛”在该县举行,该县德育研究成果及《与美德同行》系列德育丛书受到与会专家同行的一致好评。
三是实施“两轮驱动”提高教育质量的特色。坚持向科学管理要质量、向教研科研要质量的“两轮驱动”。切实加强科学管理,逐步实现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人文化;扎实开展教育科研,积极推进国家级教育科研课题《长效教育机制与实践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四是挖掘乡土资源,低成本高质量办好学前教育的特色。坚持“孩子为本,健康快乐”的办园宗旨,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走上了一条办好农村学前教育的特色之路。
五是狠抓师德师能,努力打造“双型”队伍的特色。建立健全了师德建设责任制度,努力建设事业型队伍;加强师能建设,积极实施学历培训“168”计划和骨干队伍建设“十百千”计划,大力实施“名师工程”、“青蓝工程”,促进了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亮点六:安全稳定大局和谐。按“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学校安全维稳责任,明确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督促责任、学校的主体责任、个人的具体责任,并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覆盖全县教育系统的责任体系。安全稳定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一岗双职”制、“一票否决制”、“三包”制度、情况报告制、责任倒查制、重大事故引咎辞职制,推行校长安全责任金制度,这些措施确保了教育大局和谐稳定。(朱俊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