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语文”是什么
假语文不只在北京存在,笔者在全国各地听到的许多课,可以说与北京大同小异,这恰恰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难怪社会各界诟病语文课,难怪学生不爱上语文课,难怪学校随便安排个什么人就教语文,如此教法怎么能令人满意?
那么,什么是真语文?对真语文比较早开展理论研究的吴忠豪教授说,长期以来我们对语文任务的认知一直处于左右摇摆犹豫不定的状态中。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课程。问题是两者之间怎样平衡,一直难以找到平衡点。
吴教授认为,真语文对于语文课程进行深刻反思,认为语文课程是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作为应用教学的语文课程,就要让学生学会沟通交流。这样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准确把握,为语文课程改革指出了新方向。语文课从原来的以学习课文思想、围绕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来组织教学,转变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应用。吴教授的一番话可以说点透了真语文的核心和本质,应当为全国的语文老师们所深思。
小学、中学、高中乃至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假语文现象令人忧虑,令每一个真正热爱母语的语文工作者痛心。因此,我呼吁全国语文学界和有关领导机关正视这样的现象,首先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一场什么是真语文的大讨论,进而在语文教材、语文教师、语文评价的学校、语文教育的各个方面全面融入真语文理念,使我国语文教育回到正常轨道上来。(王旭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