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关注教育改革 开启教育新篇章
记者:您如何评价现行的自主招生试点?它对于教改是否有实际的促进意义?
纪宝成:现在的自主招生当然也不彻底。中国这么大,国家统一高考还是必要的,否则教育公平也成问题。比如人民大学的自主招生要先全面考察高中经历,是否当过志愿者、体育怎么样,都要考察;第二,根据报考志愿看高考单科成绩,比如考中文系肯定要看语文、历史、政治成绩,如果这些成绩较差,总分再高也不要;第三,有选择地复试或面试。综合在一起,才能决定是否录取。如果招生都能这样改革,才是到位的改革。
记者:这样自主录取,学校的责任和工作量会更大更重,大学能否承担得起这么重的任务?
纪宝成:为什么不能承担这个责任?当年吴晗等多位文化名人大家,高考数学考零分,清华大学却录取了。放现在可能会有人认为这是腐败。这是腐败吗?这是学术标准!教授认为学生在这方面是可造之材,就要听教授的。你既然想报考这个学校,就要承认学校有录取权力。
再举个例子,上世纪80年代我在人大管招生。当时北京有个中学校长找我,推荐一位藏族学生,书法写得好极了,作品被军博收藏,但他如果参加高考,肯定考不上。我把中学成绩拿过来一看,这孩子确实有些偏科。经研究后,决定破格录取到新闻系。后来果然成才了。请大家相信,高校绝不会拿自己的荣誉开玩笑,不会自毁长城、自砸招牌。招生不规范会有另外的措施制裁,有行政监督、有舆论监督,内部体制机制也摆在那,否则从校长到院长、系主任都要撤职。
记者:但现行条件下,分数是社会各方能达成一致的相对公平的标准。
纪宝成:一分两分之差有区别吗?我认为高考分数相差在20分以内的考生,没有本质区别。但舆论把这个问题当作教育公平的唯一标准。越是迁就这种现象,越是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把分数当成唯一的衡量工具,就永远不能有真正的素质教育,也与改革理念相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