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疫苗捍卫健康
2013-10-29 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我国北方进入流感流行季节。10月中旬,北京市流感疫苗接种服务启动,其中60岁以上户籍老人和在校学生可享受免费接种服务。

  疫苗在我们生活中扮演何种角色,接种疫苗时会面临怎样的误区?我们又需要什么样的疫苗捍卫健康?在近日召开的中国科协第83期学术沙龙上,业界专家直陈观点并答疑释惑。

  ———免疫接种———

  每年预防250万儿童死亡

  “除了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没有其他方式比疫苗在降低人类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方面贡献更大,包括抗生素。”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维中看来,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特异的有效手段,也能体现并促进社会公平性。

  自1978年—2007年,我国纳入免疫规划的疫苗由5种增至14种。杨维中展示的一组图表说明了疫苗接种在降低人类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方面成绩斐然:与1978年相比,2012年白喉、百日咳、流脑和乙脑的发病率,分别下降了100%、99.9%、99.9%和99.7%。值得关注的是,全国的麻疹发病率降到历史最低水平,2012年较1959年的降幅达到99.9%。

  “疫苗在全球每年预防至少250万儿童的死亡。”杨维中说,免疫接种在减少儿童传染病的发生、减少死亡、增加人均寿命等方面贡献卓著。从1992年—2006年的14年间,我国儿童感染乙肝人数减少近8000万,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减少了1900万人。

  不仅如此,预防接种还对大灾之后无大疫起到重要作用。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灾后开展大规模乙脑、甲肝疫苗接种,去年来自四川省卫生厅的报告显示,四川省灾区传染病防控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连续三年低于震前发病水平。

  ———利大于弊———

  让疫苗有效安全最关键

  我国在消除麻疹方面取得的成就,得到了世卫组织的认可,但近期麻疹却有所反弹。世卫组织驻华代表处官员兰斯E.罗德沃尔德称,中国目前针对麻疹的免疫规划很正确,所采用的麻疹疫苗也是非常安全和有效的。但兰斯E.罗德沃尔德在考察中发现,中国有不少孩子到了该接种麻疹疫苗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继续接种,造成了接种的延迟,正好在没接种的期间就被感染了,这也是中国应对麻疹的一个挑战。

  我国每年出生新生儿约1650万人,15岁以下的儿童约3.4亿人。很多家长都知道,小孩在两岁前几乎每个月都有疫苗可接种,其中很多疫苗都是必须要打的,所以这个期间接种的次数会比较多。“接种的次数多,当然也会带来很多问题。”杨维中坦言,目前我国疫苗接种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疫苗品种单一,联合疫苗少,接种次数多,发生疫苗副反应的风险大。

  对此,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徐爱强深有感触地说,目前公众在接种疫苗的问题上还存在认识误区,甚至有一些担忧和焦虑的情绪,这也是疫苗预防传染病方面存在的大问题。

  “我们有很多的产品公众还不认识,他们总考虑是否会有不良反应,而且一些负面宣传的影响大于正面宣传。消灭一种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这种重要性与不良反应相比当然是利大于弊,但是公众的认识不够,就不能变为自觉接种的行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接过话茬说,北京目前正在打流感疫苗,这项工作从2007年开始,曾经进行得较为困难,但一路坚持下来,目前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接种人群,并逐渐转化为自觉行动,公众也确实从中尝到了甜头。

  不容回避的是,我国疫苗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机制尚不健全,其监测、处置已成为影响接种工作的重要因素。“我们需要更多新的、联合的疫苗,能够更有效、更安全地防控传染病。”杨维中说。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