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发布时间:2006-09-07

哈特穆特·米歇尔:膜蛋白质在医学中作为药靶

  生物细胞构成组织 ,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像人这样的有机体。每一细胞被生物膜包围并被生物膜所分隔。生物膜中含有脂质与蛋白质作为其组成成分。脂质是较为被动的、被隔离的成分,而膜蛋白是较为活跃的成分。膜蛋白接受信号,通过生物膜转换信号,并放大信号。有些膜蛋白催化各种物质通过生物膜的运输,还有一些膜蛋白参与生物学的能量转换。

  膜蛋白在医学中非常重要。用于治疗患者的大多数药物通过与膜蛋白结合而起作用,有的药物活化膜蛋白,有的药物使膜蛋白失活。从历史上看,药物的发现与药物的发展依赖于偶然所见以及传统草药。当化学家们能够在结构上合成激素、神经递质及有促效和对抗作用的酶基质的相关类似物时,药物的开发有了更为合理的方法。这一时期已被大量化学成分的自动“高通量筛选”所取代,以找出能激活或抑制与疾病相关药靶的化学成分。高通量筛选实现不了全面的预期,更多的期望寄托在基于结构的药物研制上。此方法首先需要确定药靶的精确原子结构,然后进行合理的药物设计或实际筛选,以开发新的和特效药物。膜蛋白仍然是大多数药靶的构成成分,因为完成信号转导特异性的部位是在膜蛋白。

  基于结构的药物研制需要药靶结构的相关知识。因为膜蛋白难以处理,所以膜蛋白的结构知识很难得到。此文将讨论作者实验室的最近成果,以及获得所谓G蛋白耦合受体结构的尝试,此结构在医学上与经济学上都是最为重要的受体类型。关键问题在于需要生产足量的均匀且稳定的受体以供结构研究使用。

来源:央视国际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