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发布时间:2006-09-07

阿龙·西查诺瓦:泛素蛋白溶解系统:从人类疾病的基本机理到药靶

  在60年代与80年代期间,大多数生命科学家将注意力集中于核苷酸与编码信息翻译的研究。蛋白降解这一领域被忽视,蛋白降解被认为是一非特异性的终止的过程。尽管知道蛋白质确实能够周转,但该过程的广泛内涵和高度特异性未被认识,即不同的蛋白质凭借什么具有范围在几分钟到几天之间的半衰期。

  Christian de Duve发现的溶酶体并未明显改变此看法,因为,很明显此细胞器主要参与胞外蛋白质的降解,并且他们的蛋白酶不可能是专门的酶作用物。泛素通路复杂级联反应的发现革新了这一领域。现已明确,细胞蛋白的降解过程是一高度复杂的、受时序控制的、受到紧密调控的、在细胞的生与死和健康与疾病期间的各种基本通道中起主要作用的过程。由于大量酶作用物的确定和无数的过程的参与,在很多疾病、某些恶性肿瘤以及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中包含通路的畸变已不足为奇。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通路的一种蛋白降解包括两个连续步骤: (a) 多个泛素分部与酶作用物的结合。(b)由下游26S蛋白酶体复合物标记的蛋白的降解。尽管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未知之处仍然超过我们目前对胞内蛋白降解的已有知识,并且大多数关键问题尚未解决。其中包括:明确和及时认识许多酶作用物降解的模型,以及导致疾病发病机制系统中的失常机理。

来源:央视国际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相关资讯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