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李志民:“双一流”建设有什么关键标志?
2017-09-25 主编微讲堂 李志民

“双一流”建设问答原稿连载(五)

“双一流”建设有什么关键标志?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关键标志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高水平。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与一般大学的区别,主要在于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承担了什么样的职责,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其中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就是最直接的体现。

  “双一流”建设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明确了高校差别化发展导向,既适度发展综合性大学,也支持鼓励发展小而精、有专业特色的学校,实行分类推进。“世界一流学科”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拥有一流科研、产出一流学术成果,二是有一流的教学、培养出一流的人才。而一流科研和一流教学要依靠一流的学者队伍。对学校而言,既要有充足而灵活的经费,又要有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对于大学教师而言,要“一岗双责”,既要以良好的科研成果提高教学质量,又要用高质量的教学助推科研水平。

  随着对学科特色的重视与发展,高等教育必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多样化发展阶段,未来将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中国特色。我国高校因发展层次、类型不同,各类高校的基础条件和科研水平各不相同,这在客观上要求各高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中,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本校特色和发展条件,适度参考国际上同类大学先进的办学经验,在不同方向与不同学科专业上,以特色胜出,逐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大学必须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积极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为学校发展筹集更多的经费,并争取社会各方面对高校更多的支持。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仅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需求,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必然要求。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所需建设经费方面,除了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外,更重要的是高校要在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的服务过程中,通过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来寻求社会对高校的进一步支持。这是高校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唯一的捷径。

  高校通过在科技创新和为社会服务中搭建大平台、培育大团队、承接大项目、创造大成果,在原始性创新和关系国家战略利益的关键领域中取得重大突破、做出重大贡献。在这个意义上说,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既是大学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能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大学提高自身综合办学实力的现实需要,因而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实现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战略重点。(未完待续)(责任编辑李宝进,主编李志民)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