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霍裕平院士:我国能源发展前景及资源环境制约
2007-07-17

  7月14日上午9时,第六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本届论坛主题为“创新中——官、产、学、研和合发展”。当天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教授、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ITER)计划中国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霍裕平在京西宾馆会议楼一层第一会议室做题为“我国能源发展前景及资源、环境的制约”的主题报告。

  以下为文字实录:

  首先说说我的来意,从97年开始,我是国家重点研究规划专家能源组合的负责人,我们组织了三次调研,并且组织开会调研,同时请发改委的能源所准备资料,然后写出整个能源的战略研究,根据战略研究我们安排973的项目。根据这个过程中,我们得到的信息,和得到的结论和现在的很多看法是不一致的,而且相当的不一致。我作为科学工作者,至少应该有一个说明,我想人类首先要解决吃饭的问题;第二社会的基础是要有一定的能源能够安排所有的活动,人的活动都不是靠自己的肢体,当然能源。所以说能源是在现代的社会或者说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很重要的一个基础。

  我的标题头一个题目“我国存在正式的能源规划吗?”可以说我们国家没有一个正式的能源规划。像我们国家这样一个接近14亿人口的环境下,将来会发展到15、16亿的人口,我们的能耗大体上总是说1亿标煤,这么大的能源量走到现在已经是20亿标煤。要逐渐解决我们国家的能源问题,要一直不懈的解决我们的国家问题,我们国家的能源政策经常有很大的变化。顺便举两个例子,比如说在90年代末,或者说这个世纪初,我们国家政府宣布,我们的煤8.1亿吨就够了。现在的统计数据有这么两组,一会儿给看图,而实际上的需求远远不止。这几年源头的上升到20多。而且这个过程,实际上很多的地下小煤矿的问题跟那个时候的政策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比如说中国能源首先是节能,而且各个地方的政府,要按照节能的成绩来考核政绩。这些都是有问题的,并且说现在发展到哪个阶段,或者说结构有问题,应该说产业结构来降低能耗。事实上我们一个国家的效率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所需要的能源是有客观的提高。比如说我们现在盖房子,自豪地说我们中国盖了很多的楼,那是要水泥、要钢。中国4亿吨的钢不是平白想出来的,是需求出来的。虽然是耗能工业,但需求是需要的。4亿吨的钢业并不是像别的国家介绍。水泥我们国家要10几亿吨,10几亿吨的水泥只有我们自己生产。所以我们的能源不只是依赖于主观的愿望,我们要节能、我们要改善环境,而在于我们如何把能源跟经济的效益发展以及对能源的需求,以及我们国家的资源、环境,这些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协调。也就是说,我们要有一个长期的、稳定的、能源的规划。只有这样,经过长期的努力,我们国家才有可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解决能源问题,也是我们国家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说起来,我今天讲的东西涉及到的能源是比较宏观一些的。当然这只是一个讨论,如果要从正式的会议上得不出现在的结果。但是我想历史总会正式是什么样的,需求总是不能完全用命名来替代的。

  为什么说我们国家的能源问题是比较严重的,而且我们需要一个中长期的齐聚的规划。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没有持续的,长时间不被承认的,中长期能源的需求。我们的能源到底要发展什么样的地步是合理的,还是说应该的,或者说必须的。这里的说法都是不一样的,不管是官方说法还是很多机构的说法都有很大的漏洞。正是因为对这些需求,对这些发展有不同的估计,所以能源的政策在短期中都会有比较大的变化。

  1995年到2002年之间,有一段过程的增长率是很低的,过了一段时间突然非常快的增长,中国能耗的增长量在2000年左右是一个挖下去的曲线图,如果不看这一块看95年往上延,差不多可以说正常应该也是这样的。而突然之间又上的很快,这里边有一部分是统计的问题。当时领导煤够了,底下的统计就按照煤够的情况进行统计,接下来不够的太严重了,因此煤的产量上升的非常快。中间差是最近这几年一年一亿多吨的石油,由这个差来完成。

  我们国家能源规划存在的问题,除了我们没有很一致的对能源的需求外,还有一个是我们对能源的研究方法也存在着问题。最近几年我们的统计数字来看还是可以的。但有什么问题?我们对能源很深入的,几乎要看所有关于能源的讨论,都是我们这一组的能源得到比较高的分歧。或者说能源的发展应该有多大,没有对整个能源进行一个总的,比如说我们的能源总的是什么样的要求。再一个每一组能源中间到底应该起什么作用,我们应该哪一组数据是应该得到重视的。按照一个复杂系的行为来说,我们有很多对能源的预测,都是建立一个模型,以及各种各样的数据和预测的结果进行测算。这中间由于不同的思路,他的差别不大。但实际上这个系统太复杂了,在过去我们也起了比较大的作用。所以到底如何研究这样一个总的,中国能源如何考虑,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能源的发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针和解决哪些问题,在这些问题上,始终是把一些细节研究的比较多,而对整体研究的比较少。

  还有一点,我们看到国家很多能源的座谈会,都是由各种各样的能源领域人参加。每个人到了之后,大部分都有代表性,所谓代表性就是要代表他自己那一部分群体的意见。所以你看到的很多书,都是每个人说他自己的,只要不相互攻击就算不错了。在这种情况底下,一些综合的部门往往也会被受到能源部门、各个部门的影响。所以,这样在一个总的能源的讨论过程中,也比较少,有比较综合性的分析。

  在97年的时候,国家当时组织重点研究规划的时候,组织一个基础研究,基本上不是近期的,而是中长期的。首先要研究的是中长期的能源我们到底有一些什么要求,能安排哪些重大的基础工作。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当时我们请了发改委研究所,如果要比较权威的话,所以我们请他们准备了数据。我们是三年做一次,以及能源发展等等。座谈会有一点不一样的是,比如说能源的需求,先不讲别的,能源的需求是多少,到底有多少能源才够,包括我们资源的情况怎么样,我们进口的情况怎么样。我们国家的交通,石油的增长情况到底如何?在这基础上,我们做了一些分析,然后把一些差别非常大的意见去掉,因此形成了我们这样一个调研报告。

  发现所有的内容都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别还是反映了过去这些年我们在能源建设的实践当中遇到的问题,当然对于建国时期的认识,我想有一个很长的过程,也不是今年和去年,今后在经过若干年,因为能源的问题不是像电子学的问题一样,今年多、明年少的内容比较多。对于能源只要把数字弄的清楚就行。

  这一段总的感觉,对于像我们这样一个发展大国,结合本国的特色、科学能源的规划和稳定的能源政策,对于发展安全来说,对于经济发展和安全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不是一个短时间的问题,而是一个长时间的问题。现在大家都说法国的能源问题解决的比较好一些,因为他有80%左右,接近80%的能源、能耗。虽然有氯丹的排放量的问题,但是大家要看到这样一个结果,在二次大战之后法国政府、法国农民在50年代所要做的抉择。所以我们做了好几年的功夫,不管欧洲其他国家怎么说,我们要发展核电,所以到现在为止,所以能耗的80%-70%的发电量是由核电供应的,并且他们的核电站从来没有出过重大的事故。这样的结果不是努力十几年的结果,不是最近几年的一个政策形成的。所以对于一个国家的安全、稳定的结合我国政策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的能源需求如何估计?比如说到2050年、2030年,很多事情表明,我们国家没有一个稳定的,对于能源需求的估计,因此在政策上的摇摆,就显的位大。当时宣布要把接门的成绩跟政府负责人的政绩要连接起来,当时有很多人非常着急。因为这个连接是非常容易的,从政府部门来讲,把相应的题目填上就可以了。如果到印度看,从现在的发展能源来看,在开始现在的高速公路。对能源需求的估计,过去也做过很多,中间的差距也非常大,在这儿不多说,因为有各种各样的做法,从科学角度来说都是可以这么做,但对于能源这样一个问题的预测来讲,建立模型或者说做很多的估计、计算并不是一个很合适的研究方法。因为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于一个复杂的系统来说,研究的瓶颈不太一样,我想围绕着未来的生存和生产所决定的。

  第一个因素,是我们国家的人口,这是我国的特点。我国现在接近14亿的人口,官方数字是13多亿,所有人都一致同意我国到本世纪中叶无论如何要发展到16亿或者更多彩能饱和,现在才是一个增长的过程。我们就算是我国大体15亿人,这个数字至少在20年内进行改善。所以我们国家是人口最多的国家,再举个数字,大家都不太注意这一数字。北京今年用电高峰是110万千瓦,相当于半个三峡,上海相当于一个三峡。这反映了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人多,上海人多。我们国家现在宣传要节能,宣传要节能的人正好是用能最多的那群人,或者说这一地区的人。虽然北京的汽车,拥有量前不久已经脱破了,预计明年超过300万量,今年超过了300万量,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这么多人口,这些人口需要能源,这一需要不是任何命运所能解决的了的。如果这个人一吨煤,我们就得10亿吨。所以我们大多数人还是要足够的容量。

  第二,我国需要持续的发展,现代社会不是凭空一就而绰的。我们社会的发展到现在这一阶段,正好是我们能耗增长最快的阶段。可以给大家看几个数据,那些现在已经比较发展的,在前一些年正在发展的过程中国家的能耗就在这一段时间中是增长最多的时期。

  第三,因为我国的能源要求太大,我说的是几十亿吨。我们进口一亿多吨的石油,世界上已经到处造谣说我们把整个世界的石油都用完了。我国的交通问题无论如何也得要五六亿吨的石油,而我们自己生产石油,大概一年保持在两亿吨左右就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也就是说我们家2/3的石油生产量,如何靠技术,这一点能做到吗?美国前一段时间进口10亿吨石油。国家的能源需求这么大,我们就不可能,按照人家的说法我们把能源基地搬到外地去,我们的石油加天然气大概两千万吨。公司到那儿建立生产的基地能做到多少,也大概是两千万吨,虽然中东进口的多一些,但这两个希望做到的是解决四五吨。我们石油的消耗量是3亿,将来肯定要达到6亿。这能解决吗?这是我们国家的特点,因为有这样的人口规模,所以我们国家的能源问题必须考虑我们如何节能。

  再有一点需要考虑的是我们的环境已经不能再恶化了。我们的能源还要增长,我们的环境不能再恶化,再恶化就不行了。这一条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我想这个问题正好是解决我们能源的一个资源、一个环境的,对于我们解决能源问题的制约是很大的。回过头如何估计这个事情,我们先看一下各个国家的能源发展是怎么样的,我们国家因为你还需要建设一个发达国家,是一个中等的发达国家,不管如何的口气,总得要建立这样一个国家。在建设这样一个过程中能源怎么发展,这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

  美国现在是接近3亿人口,他在2000年前几乎还是往上涨的趋势。但美国这么强大这与他的足够能源具有绝对的关系,这一点大家是应该承认的。否则他也不会花这么大的力气去解决能源的问题,整个能源的生产是远远大于我国的。回过头看数字,大体上美国总的能耗是我们的一倍、两倍,我们是60,他是120倍,我们是13亿的人口,他们是3亿的人口。

  其他的国家?日本能源在这一段时间中,80年代以后就差不多要平等了,也就没有在多的增长了。差不多还有其他的国家,澳大利亚这一段时间的增长,澳大利亚前一些年增长的比较快,现在已经到了差不多的状态。最发达国家是美国,但增长的比例不是很高,但现在已经差不多平了。那些发达国家像法国、意大利、德国几乎没有增长,增长比较慢,有个别还略微有一些降。有一些后发达国家,比如说西班牙,西班牙是参加了欧盟之后增长的比较快。现在到了一定的水平,澳大利亚也一样。典型的例子是今天早晨马先生说到了南航,我们来看看韩国85年是2,到2004年变成了9,这是相对的数字。所以所有的都是这样一个情况,所有的发达国家以及到后边基本上是平的,略有下降还是略有上升。美国有一片文章讲的很清楚,他说的确节能发展的比较多,比如说冰箱的节能的确比以前做的好很多。但反过来看,能源的用处也越来越多,用的人也越来越多。比如说冰箱用的人肯定比20年前用的要多,甚至有的人家里不只一个冰箱。所以他基本上没有一个很极具的下降,基本上是平的。美国最典型,美国这么大的能耗,他的节能技术不能说不高了,他的节能技术是很高,所以这说明一个事情,节能跟经济的发展或者说能源的需求,这中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节能重要不重要?也重要。但节能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而且在什么样的阶段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是,像在澳大利亚、西班牙,前面一个发展国家当中,既能节能他们的发展也是这样的,非常的快。过了这一阶段,可能物质基础基本上确立了之后,他就能达到了。中国的能源增长的很快,这是不假,但中国才开始正在高速增长的阶段。

  更能说明问题的就是所谓的人均能耗,没有人均能耗是11吨标煤,我国是1吨多。韩国在这儿年当中,人均能耗从1吨多上升到现在的4吨。我提到的澳大利亚也是这样一个情况,西里西亚也是这样一个情况。这几个国家的人均能耗都赶到什么时候?人均能耗差不多都是4-5吨标煤。现在有一大半人把印度捧的很高,到那儿一看就知道了,城市中的供电系统是不断的断电,每个饭店里都得自己配发电机。更别说房子,大批的贫民住的是什么样的房子。所以从能耗的角度来讲,印度不是我们效仿的目标。不能说他们的软件好一些,我们就得去校访,不应该这么做的。

  香港在后期回归前与回归后,人均能耗从零点多吨的标煤已经提升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4吨标煤。这说明他的用能量在增加,并且目前的经济也在持续往上走。从现在来看,发达的和正要发达的,几乎是和我说的没有多大的差别。也就是说现在的社会每个人,基本上还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每个人需要消耗除了生活需要消耗的能量以外,同时要从生产、交通各个方面都得有一定的消耗。从现在来看4-5吨的标煤,后边大体的节能情况几乎是一致的。

  中国建设现代社会时,他的建设步子基础,他的经济基础,以及提高人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在这两重压力下,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我们应该大力开展节能的工作,做很多的能力,但仍需要很快地提高人均的消耗力。在加强节能的条件下,还是要提高人均的能耗。不是光提高北京、上海的能耗数,而其他地方的能耗数都要提高。北京就是半个三峡,上海是一个三峡。今年的人均消耗能量大体是3-4吨,如果3吨我们国家也得需要50亿吨的标煤,如果是4吨的话,那就得需要60亿吨的标煤。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我们国家每年能耗要增加接近1亿吨标煤,这也是我们最近这些年的平均数字。最近这些年基本上增加了5亿吨的标煤。每年要增加1亿吨的标煤能耗,要使得整个效率继续往前走,必须得找到1亿吨标煤。如果找不到就不增长,不增长之后人类就到处乱找,就像过去小煤窑到处出来,死人了就完了。这样大规模的能耗只能够靠我们来完成。我想这是我们得到最重要的结论,这一结论,我相信最后是会被所有人承认的,但现在不一定会被承认,但将来是肯定的。要这么大的能耗、能源生产;第二这样大的规模只能在国内解决,不可能到国外解决。

  如果说资源很多的话,可以优化资源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国家的煤炭,认为这是没有问题的,好像也不把他当回事情。剩余可开采储量是2000亿吨,如果考虑到进一步加大投入,比如说加大勘探投入,每年按照能耗的增加,每年要开40亿吨煤,这也不算多了。再往下还有很多的问题,如果再往下说了就升了,无论如何大概可以用到本世纪末,下个世纪怎么办?但有一点我国的煤炭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华北,是在经济不是特别发达的地区,在沿海一代经济发达的地区比较少。

  从本身来说,煤炭过去的增长量的煤的增长量是往上升的,从8亿吨的标煤一直上升到现在的20亿吨,增长速度非常快;石油基本上是平的,天然气增加的很多。一千立方米的天然气相当于一吨油,相等生产六百立方的天然气相当于0.6亿吨油。我国板块的地质是一半对一半的。到大的位置只有小块的油田。我国在2004年探明的浏量是200亿多吨,真正剩余可开采的是25亿吨。去年我们是1.8亿吨,到现在是2亿吨,我们真正能够开采的储量可以有20年、13年。当然还可以增加勘探,最近在华北有一块,所能够生产的也就一两亿吨的煤。不改变我原来的数字,量级只是增加了一些,至于以后有没有,还需要以后打出来看,现在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这之上。

  因此在石油界也是很明确的,但他们说不说,我们不知道,今后20年中,每年生产接近2亿吨的原油还是可能的,现在的大庆是需要不断往里注水或者其他的东西,使里边的油能够泵出来。但大体上每年维持在两亿吨的石油左右,这是有可能的。

  今后我国生产也就这个样子,所以IEA的估计我们很快要有60%的原油耗尽。天然气也是有很多的,天然气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被数字给吓坏,需要把数量折合成油来看。我们国家可开采的天然气是两万亿立方米,他相当于20亿吨原油。我们国家剩下能开采的天然气量级跟石油的量级差不多,都是20亿吨石油,当然以后勘探还会发现一些。目前的天安门发展在能源的生产过程中占的比例还是很小的,今后的能源生产是不是能够上升到石油的水平,以及如何更有效的使用天然气,这是在今后的政策中比较重要的。像北京这样的地区烧天然气发电,肯定是不适合的,天然气是非常贵重的能源之一,如果他用来发电肯定不是很好的办法。国家针对不同的能源到底应该如何注意,这是最典型的,天然气应该怎么用,宝贵的天然气如何使用才合适。我国的水电可以开发的是4亿千瓦左右,发电量相当于7亿吨煤,当然所有的时间都在发电,相当于六七亿吨标煤。其中68%集中在西南地区。因此在未来,水电有可能达到总发电量的20%-30%,对总能源需求的贡献可达10%左右。根据后面的分析,只要裂变核能没有突破性的变革,在未来几十年内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只能在总装机容量的5-10%之间。

  最有正义的所谓新型能源,新的可再生能源。到底在未来的能源当中、结构当中起多大的作用,未来的争议还是比较大的。随着环保总局越来越强,对这一部分的期望值也越来越大,说中国有百分之几十的能源靠的是这些东西。比如说太阳能是风能,太阳能除了现在的微波金,首先是价格比较高,要做这么多的硅片需要的数量也不少,很重要的原因是不能让太阳能起多大的作用。很多人建议用路灯使用太阳能,这是可以用,但需要用很大的蓄电池,刚好是不应该用太阳能的地方用太阳能了,白天有太阳不用灯,晚上没有太阳了反而用灯。如果想让太阳能占到比较大的一块,我们就会受不了。白天生产20%,晚上只有70%。所以很大的问题,风能也一样,除了几个特别的风口以外,剩下的风能也取决于,如果要大量的发展风能,我不说小的,太阳能、风能都是这样的问题,不管是光辐太阳能,还是光日太阳能,大部分使用他取决于他的储存器,而现在没有一个很好的储存器,除了现在做一个水库,太阳能把水集中起来,那个水是有限的,这是最根本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空口说太阳能有哪些哪些优点,这都是没有用的。除了成本高以外,他只能解决局部的某种问题。比如那个地方没有电了,白天用来烧热水,晚上用来开电视机,只能是这样子。现在看不出来,除了氢能在将来可以实现的话,其他的看不出可以实现。不可能就太阳能或者风能,除了自然条件,太阳能的自然条件应该是完全可以做的,比如说白天有、晚上没有。不管怎么说,这一部分到现在为止,将来的发展到千万千瓦,再大就不太好说了。

  最麻烦的所谓生物质能,的确号称几亿吨标煤的生物质能这是不假,但问题是这些年以来,以前经济不发达的时候,农民用秸秆2亿吨的时候,到现在大家都不在用了,因为秸秆不太好化解。到底能不能用生物质能真正变成一个有效的能源,这完全不取决于生物制作值多少,以及日干量的问题。更搞一个十万千瓦的电站要搜集10万千瓦的电,到底能不能搜集来?这一问题就要出现。中国的耕地不多,第一质量的可耕地也不多,和有一些国家一样,你能找到多少的地方能够供100万千瓦的电站所使用的。这些问题加起来,生物质能有可能成为很难处理的废物,垃圾都有可能。最后各说各的,也没法说谁是谁。有限的资源、钱投到这儿,结果不能起到有限的作用,待会说这些是我们经常犯的错误。首先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能够判断出拿出的东西到底还有多少,现在拿出一个石头来可以冒出来,一块米量到底可以放出多少热量来。煤炭资源是能够主要支撑我国巨大能耗的。煤炭生产在我国总能源生产中长期占70%以上,每年能源生产的增长主要是近亿吨煤炭生产的增长。鉴于能源对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极大增加对煤炭科研、勘探、开采及高效、清洁利用的投入,将煤炭看成是与粮食等同重要的战略物资是非常急迫的。

  能耗的增加与环境的变化,能源增长有两个基本特点:能源生产和消费将不可避免地持续发展到每年至少50亿吨标煤。在核能及太阳能成为主要能源以前,我国能源始终将以煤炭为主。必然对我国及世界环境造成很大的冲击,有的冲击是必然准备承受并在今后长期内逐渐适应或减缓,有的冲击是我们必须用最大努力去马上减缓或消除。

  二氧化碳的排放与温室效应。

  1、在未来几十年内,水能、核能及一些新型可再生能源都不能成为我国主要能源。世界所有国家化石能源的使用量都基本上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或正比。只有法国,由于核能在整个能源生产中达到80%以上,二氧化碳的排放远低于其他欧洲大国。

  2、我国近年来能耗的增加主要来自煤炭,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很快,不久必将成为第一排放大国。但我国人均排放量远低于美国,也不到所有发达国家的一半。即便从“人权”意义上讲,要求中国主要承担。二氧化碳排放“后果”的责任是完全不合适的。

  3、自80年起,我国总的二氧化碳年排放增加只略多于世界总排放量的十分之一,根本不可能是近几年某些局部气侯反常的重要原因。某些炒作者目的也不在这些“灾害”。

  4、大气、海洋、地表整个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大系统,即使将来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排放量都大大增加,这个大系统最终平稳到什么状态,是好是坏还不得而知。即使有变化,人类是适应这变化,还是令全世界2/3以上人民停留在现状社会之外?

  5、如果要认真减排,则应该是全球,特别是发达国家,共同努力,发展能为大家接受的替代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而不是大家都从目前排放量向下做少量减排,从而限制主要发展中大国的发展。

  6、我国应该强调节能,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但要理直气壮地增加能源生产,面对总排放量的增加。

  我国能耗的增加与环境的变化,大气污染。

  在未来几十年内,在非化石能源成为主要能源以前,我国能耗以煤炭为主的局面是无法改变,必须正面对待的。过去若干年我国每年十数亿吨煤的消费,已经使很多地区大气严重污染,酸雨区面积也日益扩大。未来煤炭使用量将进一步逐年增加,如何使大气污染不进一步恶化,并在未来有所改善,将是我国能源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必须集中财力、人力,发展和大范围故用各类清洁用煤技术。

  煤炭的大量开采也将可能,而且已经,严重损坏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资源和地下水资源。提高对所有煤炭开采的投入强度是迫在眉睫的。我国煤矿比较集中在西北,华北地区,生产与消费分析不均造成对交通运输、从而也对环境造成很大压力。其他能源的加速开发,也给部分地区环境的恶化,造成压力。

  我国能源发展的重大问题。

  在几乎整个本世纪内,煤都应该是我国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应该放在与粮食同等的地位。必须彻底改变整个社会对煤炭生产及使用的“漫不经心”的态度。必须大大加强我国对煤矿资源、煤的特性、煤的开采与安全生产、煤的高效、结晶燃烧、煤的高附加值应用其废气处理等各方面的研究、开发投入及队伍的扩大。

  必须大大加强对煤炭资源的勘探;必须大大加强对煤开采和安全生产的投入;大大加强对高效、洁净燃煤技术及广高效火电技术的投入及大范围使用;大大加强对煤气化、多联产等的投入及大规模使用。

  全面安排、逐步解决液体燃料问题。据交部门人士估计,20多年后仅交通一方面我国即须5-6亿吨原油,其中3-4亿吨以上需进口,而这种可能性几乎是没有的。这不涉及国家安全,因而必须全面安排:国内生产;国际进口;天然气液化;每的直接和间接液化;电动车及储电能力问题;氢能;等等。

  在我国能耗高速增长、并以煤为主要能源条件下,使大气不再进一步污染。是发展能源生产,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我国能源资源、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稳,城市建设与发展很快,因而建设一个全国性的大电网是必须的。如果作为低水准,平均每1千瓦,则电网装机容量即约15亿千瓦,是现在的3倍还多。必须全面考虑和规划这样一个大电网的建设,否则后果将会是灾难性的。

  我国巨大的能源能取规模,和相对低下的综合技术水平,使得“节能”技术在我国目前能取得显著的效果,作为“国策”是合适的。但节能始终应看作我国发展能源生产的一部分,应该适应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不能“为节能而节能”,不能为“节能”而人为地改造经济结构从而创造“政绩”。“节能”更不能成为我国建设现代社会能源基础的借口,而且也不可能实现的。必须有目的的发展非化石能源。

  除水能外,目前各类非化石能源规模都不大,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特殊情况,有目的的安排建设和使用,不应盲目地建设没有实际效益、不起示范作用的“示范基地”。对于一些有可能在几十年后发展成为重要或主要的能源途径,才能源大国的角度应舍得大大加大研发投入。适当支持比较长远的新能源研究,如大洋底水合物的研究、地下煤气化等等。

  结论:面对经济发展及大多数人生活水平提高的强烈要求,及对国家和民族安全的考虑,花几十年时间建设一个几十亿吨标煤规模、多元、可靠的能源系统是必要的。尽管困难,但建立这样一个能源系统还是可能的,煤将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立一个超脱各部门而有力的能源部或能源委员会,统一、长期稳定地规划和领导我国能源系统的建立,在当前是绝对必要的。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