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郑国光:依靠科技进步提供更精确气象服务
2011-03-15 科学时报 潘希

  “‘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80亿~90亿元用于气象现代化建设。气象部门也将在此期间开展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推进南海季风、干旱气象等科学试验,进一步认识我国天气气候的规律和特点。”日前,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委员接受了媒体的联合采访。

  预报准确率提高

  “十一五”期间,我国加强了天气监测网的建设,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都实现了较大提高。

  郑国光介绍,“十一五”初期,全国的自动天气监测站仅有4000多个,多普勒雷达仅40多台,气象卫星也只能每小时进行一次观测。到了“十一五”末期,全国的自动天气监测站增加到3万多个,多普勒雷达增至164台,气象卫星也实现了每15分钟观测记录一次天气。全球数值预报的精确度也从初期的81.9%提升到了86.8%。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气象部门将更加注重对于灾害性、突发性天气的预报能力。要更加注重对计算机能力、数值天气预报业务能力、包括对预报员的培训和培养,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充分利用科技进步、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

  “我们将继续加强观测站网的建设,在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建设专门的观测系统,捕捉突发性灾害天气,网越密捕捉到灾害性天气的几率就越大;进一步强化对灾害性天气、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警,将预警信息的时效进一步提高到5~10分钟。”在谈起“十二五”期间的打算时,郑国光说,“还要再建50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发射7颗时空分辨率更高的气象卫星。依靠科技进步为社会提供更精确的气象服务。”

  郑国光说,今后5年气象部门计划大力发展数值预报业务系统,改进完善0~6小时的短临预报业务,逐步建立7~30天的延伸期预报业务,提高针对突发性灾害天气的会商、预报和信息发布能力。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和基础支撑能力建设,增强气候变化监测评估和服务能力,提高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服务水平,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力的决策咨询和科技支撑,气象部门对此已经作出基本规划。”郑国光说。

  郑国光说,“十一五”期间,国家和地方在气象方面的投入年均增长15%左右,气象投入产出比达1∶50,气象现代化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前所未有,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

  “‘十二五’规划草案全面阐述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提出要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郑国光说,应对气候变化举措有两类,一是减缓气候变化,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二是适应气候变化,因为气候变暖是一个事实,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农业、林业、生态系统等敏感、脆弱的行业和系统就必须考虑适应的问题。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