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我国大器官移植获重大突破
2010-12-31 科学时报 王学健

  世界首例骨髓干细胞移植诱导心脏移植免疫耐受的临床研究日前在北京安贞医院获得成功。截至目前,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生活状态良好,心肌活检等各项检查均显示患者心脏移植物无免疫排斥反应,且免疫抑制剂用量仅为常规用量的1/3,这标志着我国大器官移植工作实现重大突破。

  据介绍,该患者为37岁男性,患有终末期扩张性心脏病,如不及时接受心脏移植治疗,1年内生存率仅为30%。后经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伦理委员会及相关科室充分论证,并征得患者同意,北京安贞医院于今年6月22日为患者施行了心脏移植手术;8月8日,北京安贞医院与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合作,为患者进行了HLA(人类白细胞抗原)不相合的骨髓腔内骨髓干细胞移植诱导心脏移植免疫耐受的临床研究。

  北京安贞医院院长张兆光表示,以往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需要终身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以抑制机体对移植物的排斥反应,但排斥反应的发生仍然是器官移植患者长期生存的最大障碍。另外,患者还需要承受药物副作用反应和昂贵的经济负担。因此,器官移植之后也是“戴着镣铐生活”。

  “我们在心脏移植成功后再进行一次骨髓干细胞移植,目的是降低患者抗排异药物的使用量。”此次主刀医师之一、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教授孟旭表示,多少年来医学、免疫学、生物学家为控制移植脏器免疫排斥反应进行了不懈探索。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开展的此次临床研究是在充分基础研究和动物试验基础上进行的,之所以进行骨髓干细胞移植,是希望将供者的生物信息“导入”受者体内,从而使受者的免疫系统能够更快、更好地“认可”供体移植物,即实现医学上的“免疫耐受”。

  据医学文献检索,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尝试HLA不相合的骨髓腔内骨髓干细胞移植诱导心脏移植免疫耐受的临床研究,是基础研究转化临床成果的成功典范。其意义不仅在于可能使器官移植患者更安全、更健康、更长寿,为广大器官移植患者的远期“绿色”生存带来福音,而且也将推动我国乃至世界器官移植学界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进步。

  据悉,我国在1978年实施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患者只短期存活。1992年北京安贞医院成功完成北京市第一例(我国第二例)心脏移植手术,且取得了长期存活成果。此后,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一直在不懈探索,如今已成功完成心脏移植近160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推动了我国心脏移植医学发展。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