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刘霞  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1-07-24

科学家确定DNA的第7种和第8种碱基

  美国科学家在7月2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找到了DNA的第7种、第8种碱基,并在人体胚胎干细胞和实验老鼠器官染色体组的DNA中发现了这两个碱基的踪迹。科学家们指出,最新发现对干细胞和癌症研究非常重要。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DNA中只包含有4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这4种碱基已成为我们对基因代码如何形成生命的认识的基础。然而不久前,科学家们将碱基的数量扩展到了6种(第5种碱基:5-胞嘧啶甲基,第6种碱基:5-胞嘧啶甲基羟基)。

  现在,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教授张毅(音译)领导的研究团队则表示,他们已经发现了DNA的第7种碱基5-胞嘧啶甲酰(5-formylcytosine)和第8种碱基5-胞嘧啶羧基(5-carboxylcytosine)。科学家指出,最新的这两种碱基实际上都是胞嘧啶经由Tet蛋白修改后得到的“变身”。Tet蛋白是一种分子实体,其在DNA脱甲基过程和干细胞重新编程方面起关键作用。

  此前,科学家们已对第5种碱基有所了解——当一个化学标签或甲基被固定到一个胞嘧啶上时,第5种碱基就会出现。这个甲基化作用同基因沉默有关,因为它会导致DNA的双螺旋折叠得更加紧密。

  去年,张毅团队报告称,在一个4步反应的第一步,Tet蛋白能将第5种碱基转变为第6种碱基,但他们没有再接再厉,继续进行该实验,导致他们与第7种、第8种碱基“失之交臂”。

  研究团队最终发现,问题不在于Tet没有参与第二步和第三步,而是他们的实验工具的敏感度不足以探测到两种新碱基的存在。因此,他们重新设计了实验并探测到了最新的两种DNA碱基,并在人体胚胎干细胞和实验老鼠器官染色体组的DNA中发现了它们的踪迹。

  张毅表示:“新碱基代表了DNA脱甲基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状态。通过去甲基化或重新激活DNA甲基化所沉默的肿瘤抑制基因,它们可能为干细胞重新编程和癌症研究提供非常重要的信息。”

  总编辑圈点

  这项研究结果让遗传学的视野从4碱基跨越到了8碱基的时代,催生了生物化学研究的新领域:一方面,生物的遗传密码和基因与碱基数量高度相关,如按传统4种碱基计算,人的DNA共有30亿个遗传密码排列组成的20000多个基因,现在碱基数量成倍增加,先前的研究结果就需要修正;另一方面,尽管已经发现Tet蛋白能够促使碱基转化,但必须探索具体的转化机理,才能真正对干细胞重新编程和癌症研究发挥作用。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