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制成功地震救援机器人
救援机器人已研制成功
记者日前获悉,“废墟搜索与辅助救援机器人”课题取得重要进展。目前空中搜索探测机器人、废墟洞穴可变形搜救机器人、废墟表面搜救机器人、智能机械手爪等系列机器人已经研制成功。
2010年7月,上述几款机器人在北京进行了联调集成实验。主要是进行低空侦察灾情、搜索幸存人员、输送生命给养、投放救灾物资、喷撒防疫药品、拾取重要物品等多项地震搜救功能的操作实验。
据了解,这次实验非常成功,也标志着我国地震搜救机器人系统已进入到示范应用阶段,有望在“十二五”期间作为地震应急搜救装备投入实际使用。
小飞机机器人
空中扫描“电子眼” 技能:传回实时图像
在这几款地震救援机器人中,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牵头研发的小飞机机器人是唯一一款可以在天上飞的机器人。
这款机器人学名为旋翼飞行机器人,可以说是我国第一架小型无人驾驶直升机。其翼展3米左右,机身长3米左右。最快飞行速度可达70公里/小时左右,在进行超低空飞行时,最低离地面高度仅为10米,可根据山势等地形变化调整飞行高度和速度,使用93号汽油即可。它可进行大范围宏观灾情信息调查,比如可将方圆几十公里内的灾情信息在第一时间反馈给救援部门,为决策者进行支持。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