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12-24

科学家揭示迷路原因:大脑颞叶内嗅区“失灵”

  当GPS稀里糊涂地指引你“朝东”走时,你是否曾盯着手机上的地图完全被搞蒙了?原来,造成一个人方向感较差的部分原因至少是由于大脑颞叶内部的内嗅区——其为人所知的角色是形成记忆的一个区域。根据近日在线发表于《当代生物学》的一则研究,该大脑区域或帮助人们决定走哪个方向从而到达一个目的地。

  在任何环境移动时,向导必须清楚目前的朝向和目的地的方向。在研究中,参试者探查了一个虚拟的方形房间,房间四角各有一种特殊物体,每面墙上都有不同的风景。当他们熟悉周围的环境后,参试者就要从一个角落到另一个角落导航一系列路径,而研究人员会用机能性磁共振成像监测他们的大脑活动。

  内嗅区一直以来被认为可以帮助人们辨别他们已经面向的方向,但是要规划一条路径,向导还必须想象他们目的地的方向。研究表明,该大脑区域可能还在决定下一步面对哪个方向能到达想去的那个地方中起作用。当参试者想象他们在虚拟房间里的路径时,研究人员发现,该区域的信号强度与导航表现直接相关,这为什么一些人从来不用停下来思考方向以及另一些人为何甚至不能在停车场找到出口提供了一些新见解。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