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人物 > 人物专题 > 贺宝根
“宝宝老师”贺宝根
2007-08-15    东方早报 作者:韩晓蓉 赵思远

字体大小:

大爱无华:追忆舍身救学生的青年教授贺宝根

  8月9日,年仅44岁的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贺宝根为救遇险学生而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噩耗传来,上海师大校园沉浸在悲痛之中,他的英雄壮举在师生中传颂着……

  学生遇险,他挺身而出

  贺宝根教授是上海师大旅游学院地理系副主任。因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口崇明东滩高潮滩盐沼水-沉积物-植物界面泥沙输移机制研究”项目,他于7月26日起带领17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在崇明东滩开始项目野外考察。

  8月9日19时20分,考察点出现涨潮,水势上涨凶猛。贺宝根迅速组织大家撤离。

  这时,在50米开外的地方传来呼救声——课题组志愿成员、大二学生小徐被潮水阻隔,来不及回到船上。

  贺宝根发现险情后当即返身下船,顶着汹涌的潮水游到小徐身边,让他抓住自己的衣服,带着他慢慢往回游。

  将小徐带至安全地带后,贺宝根对小徐说:“我游不动了。你走回去吧。”

  小徐被其他考察队员拉回船上。而贺宝根却因体力不支,被潮水越冲越远,最终失去踪影。

  随行的学生马上报警,并向学校报告。

  东旺沙边防派出所官兵和东滩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闻讯赶来搜救,一直到晚上10时,仍然不见贺宝根的身影。

  10日凌晨4时,搜救人员在东滩养牛场外潮沟处发现了贺宝根的遗体。

  “他为地理教育作出很多贡献”

  说起贺宝根,上海师大旅游学院地理系主任温家洪教授几度哽咽。

  他和贺宝根同在华东师范大学读了10年书。现在两人刚刚在地理系搭档不久,没想到却听到噩耗,他“非常意外和震惊”。

  温家洪非常理解贺宝根的行为,“对地理考察来说,现场就是第一实验室。工作风险自然很大。但是贺宝根为了科学事业却义无反顾。”

  上海师大旅游学院副院长高峻教授和贺宝根共事时间最长。从1986年开始到2001年,两人一直搭档负责学生的野外实习工作,“23年前的他风华正茂,多年来为地理教育作出了很多贡献。没想到……今天他竟英年早逝。”

  高峻告诉记者,贺宝根带领学生已经连续12天在长江口测流了,一直在37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下工作。由于课题需要连续测量涨潮、落潮期间的水流,所以需要定时测量……没有淡水洗澡,经常吃方便面,“他是把大地作为自己的实验室了。”

  上海师大旅游学院的贾铁飞教授告诉记者,目前贺宝根的研究在国内尚属空白,因为做这项工作需要的第一手资料太难搜集,需要获取大量数据后才能做分析、出结论。他的初期研究成果的发表遇到一些障碍,两次被专业杂志《泥沙研究》退稿。但他仍坚持不懈,终于得到业内人士认可。

  学生在网上称他“宝宝老师”

  贺宝根舍身救学生,并不偶然。

  他是学生心目中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曾有学生在网上称他“宝宝老师”。

  来自新疆的大三学生马文婷对贺老师的印象非常深:“贺老师很乐于帮助同学。我们在野外实习时,都是自费的。线路不同,花费也就不一样。贺老师总会在选择地点时征求我们的意见,而且说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和他‘私聊’。”

  事实上,贺宝根也是为数不多的在BBS上和学生聊天交流的老师之一。

  高峻说,从2000年开始,贺宝根就倡议系里的老师把野外实习的补贴捐给家庭困难的学生,而且都是“悄悄地给”。

  去年,地理系野外实习的学生开展教育活动时,贺宝根捐了500元钱。

  他对学生非常关心,而且非常细心。

  马文婷是回族学生。去年野外实习一起吃饭时,贺宝根总会先问她是否可以一起吃。“他也许不是上海师大最好的老师,但他肯定是上海师大最有魅力的老师。”

  2004级地理教育的学生陈佳忘不了贺宝根老师。“贺教授教了我们3个学期。他平易近人,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他会在实习前为我们做很多准备工作,充分考虑我们的需求,告诉我们该怎样准备。除了课本知识,他还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说到这里,陈佳有些哽咽,眼睛也有些湿润。

  “他的爱都融入了生活细节中”

  上海师大旅游学院的江晔副教授是贺宝根在华东师大时的师姐,2001年她调到上海师大成了贺宝根的同事,“他是个开朗、豁达、乐呵呵的人,对人总是很热情的”。江晔调到上海师大后,贺宝根找到她说:“你有什么事情尽管说。我办得了的就办,办不了的就向领导汇报。”

  贾铁飞教授说,得知贺宝根不幸遇难后,脑子里就有四个字在转悠,就是“大爱无华”:“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是他把对工作的爱、对科研的爱、对学生的爱,都融入了生活的细节中。”

  据悉,上海师范大学有关领导接报后,于8月10日上午赶到现场,料理善后事务。

  上海师大已发出通知,号召全体教师学习贺宝根敬业爱生、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悼念舍身救学生的青年教授贺宝根
· 贺老师,关于您回忆的碎片
· 贺宝根老师生前风采
· 上师大“宝宝老师”总是悄悄资助学生
· 教授舍己救人是对人文精神的捍卫
· 科考遇险 上海师大教授救学生遇难
· 快评:为人师表,师德为重
· 贺宝根教授的无名和有名
· 为救学生 教授遇难
· 学界内外追思贺宝根教授 追悼会14日下午举行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公报显示:幼儿园在...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问答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
·2012年数据:全国在...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