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刘蔚如 孟宪飞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01-24

清华大学荣获两项2010年度国家科技一等奖

  记者近日获悉,在刚颁布的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中,清华大学共有19项优秀科技成果获得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居全国高校首位。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2项。

  在这19项获奖成果中,清华大学作为第一单位或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获奖7项。其中,康克军教授等完成的“大型装备缺陷辐射检测技术”项目获得201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同时,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等完成的“应急平台体系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项目获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取得了清华大学在同一年度获得两项国家科技一等奖的重大进展,为百年校庆献上厚礼。

  康克军等完成的“大型装备缺陷辐射检测技术”项目,利用高能辐射方法,发明了新型检测技术,解决了“在大型物体中检测微小缺陷”的核心问题,是当前我国大型装备生产、研制中最有效的缺陷检测手段,在一批重点型号装备的研制生产、重要试验和延长寿命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该项目的成功,满足了我国国防建设的急需,对提高大型装备的可靠性、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技术还扩展到不同能量段的多个产品系列,广泛应用到航天、航空、兵器、铁路等单位。

  范维澄等完成的“应急平台体系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项目,创新地提出了“应急三角形”理论模型,研发了事件链、预案链综合预测预警和决策支持技术,构建了突发事件应急平台数据库和应急软件系统,创建了“应急一张图”多方实时协同会商技术,研制出成套化现场应急监测预警与指挥装备,在技术上首次实现了我国应急平台体系的大系统集成创新。该项目成果已广泛应用,提高了应急信息汇总和决策支持的效率和水平,提升了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在抗震救灾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应对中效果突出,社会效益显著。

  另外,航天航空学院教授方岱宁等完成的“电磁固体的变形与断裂”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汽车系教授欧阳明高等完成的“城市客车多能源一体化混合动力系统及其系列化车型应用”项目,汽车系教授连小珉等完成的“运动汽车噪声综合识别及控制技术”项目,以及精仪系教授张书练等完成的“光学元件内应力、双折射和光学波片相位延迟测量的新原理和仪器”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环境系郝吉明院士等完成的“特大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理论与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截至2010年度,清华大学累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41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2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55项。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