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中国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1-01-16

河北工程大学一合作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河北工程大学作为主要完成单位之一参与合作的科研项目“中国煤炭地质综合勘查关键技术与工程运用”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河北工程大学历史上科研成果获得的首个国家科技进步奖。

  河北工程大学参与完成该项目的是副校长孙玉壮教授。他先后主持中德国际合作项目、973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基金、留学回国人员基金等项目20余项。先后获得河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邯郸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被评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孙玉壮教授在本次获奖项目创造性贡献:中国树皮煤的泥炭沼泽曾受海水的影响,形成于相对氧化的环境。发现邢台地区旱二叠系富含树皮体煤中的卡达稀,经检索,这是在旱二叠系(2.9亿年)中第一次发现,以前最早的报道是白垩纪(1.4亿年)地层,时间提前了1.5亿年,这些发现为研究中国石炭二叠纪成煤规律提供了有力证据。孙玉壮教授在该项目中以第一作者发表有关论文18篇,培养硕士6名。其论文被SCI他人正面引用50多次,引用杂志的影响因子高达9.38。

  本次获奖项目“中国煤炭地质综合勘查关键技术与工程运用”通过大量专题科研和勘查工程实践,取得了煤炭地质综合勘查理论和关键技术的重大进展,从整体上提升了我国煤炭地质勘查技术水平,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满足了新时期煤炭工业快速发展对资源勘查和地质保障的要求,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项目组织制定规范和技术标准14项,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煤炭地质勘查标准化体系;取得了一批知识产权,包括授权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31项。研究成果在Energy and Feuls、Energy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煤炭学报》、《煤田地质与勘探》等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6部,获得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学技术奖励6项,其它科技奖励34项。

  该项目成果在许多重大工程和全国主要煤炭省区1000多个地质勘查项目中推广应用,加快了煤炭地质勘查工作进度。自2003年来,项目实施单位累计新发现资源1000多亿吨,探明煤炭储量3500多亿吨,潜在经济效益超过万亿元,保障了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和重点规划矿区建设,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