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专题 > 中国教育回顾 > 相关报道
教育纪事:恢复高考 牵动历史的制度变革
2009-09-13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教育纪事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⑦

1977 恢复高考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文件规定: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择优录取。这标志着中断了11年的高考制度正式恢复。恢复高考的冬夏两季,全国有1160万人参加考试,由此掀起了一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潮。

  记者 柯进

教育纪事:恢复高考 牵动历史的制度变革  

1977年12月,全国共570万名考生参加了当年的高考。

教育纪事:恢复高考 牵动历史的制度变革  

1978年春,北京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新生。新华社发   

教育纪事:恢复高考 牵动历史的制度变革  

清华大学1977级的学生在课堂上。新华社发 

  1978年的春天,当徐杨收到山东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他愣住了。当时,手捧着通知书,他甚至想狠狠地掐自己一下。

  回忆起31年前收到通知书那天的情景,现在是山西省地震工程勘察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的徐杨,打心底里感激邓小平。是这位早已作古的老人,让徐杨一夜之间由一名插队知青变为了大学生,而且就在他扔掉锄头的那一瞬间,成功实现了“洗脚进城”。

  幸运的,不单是徐杨。徐家这一年“收成”颇丰——在徐家4个孩子中间,除了26岁的大姐因不符合条件未能报考外,徐杨和他的二姐、妹妹,同时迈进考场,同时跨进大学。

  今天的人,虽然很难理解那些走过1977年高考的千百万“过来人”,为何会如此感激小平同志。但是,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小平的魅力和决定,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历史,永远记住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在武汉大学查全性院士的家里,还精心收藏着一份珍贵的文件——1977年8月7日由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汇编的第9期《科教工作座谈会简报》。“简报”虽只有短短1200字,却将这个民族千百万青年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科教工作座谈会捅破“窗户纸”

  1977年8月6日,徐杨和往常一样,在下乡插队的山西省太原市北郊化客头乡白道村,挑土填沟、担粪、种地,为的是插队满两年后顺利回城。但是,徐杨并不知道,服务期满的那一天,能否回城。所以,每到夜晚睡下时,苦闷就会层层袭来。

  徐杨用“绝望”形容当时的心情。

  就在这一天,北京人民大会堂内,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已进行到第三天。邓小平还在认真听取3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科学家、教授以及科学和教育部门负责人关于恢复高考的发言。

  作为当时最年轻的会议代表,武汉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查全性一直默默记录着各位代表的发言。

  “那时候,社会刚刚经历过‘文革’,大家起初都害怕发言。大多数人认为,像邓小平这种身份的领导人,可能就是在会议开始和结束时,各来一次,顶多讲几句话。但是,除了有一个半天他有外事活动,给大家放了假外,一连几天,邓小平同志不仅每天准时到会,认真听取代表的发言,而且还很少插话,并和大家一起离开。这让我们觉得,小平同志很想解决问题。于是,会议第三天,大家的发言开始逐步触及一些问题。”查全性回忆道。

  其实,参会前,查全性和许多大学老师一样,对大学招生现状有很多不满。8月6日下午,当清华大学党委负责人谈到清华大学的新生文化素质太差,许多学生只有小学水平,还得补习中学课程时,邓小平插话说:那就干脆叫“清华中学”、“清华小学”,还叫什么大学!

  于是,查全性在笔记本上写了一个发言提纲,激动地说:“招生是保证大学教育质量的第一关,其作用就像工厂原材料的检验一样,不合格的原材料,就不可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当前新生质量没有保证,部分原因是中小学教育质量不高,而主要矛盾还是招生制度。不是没有合格的人才可以招收,而是现行制度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如果我们改进招生制度,每年从600多万高中毕业生和知青、青年工人中招收20多万合格的学生是完全可能的。现行招生制度的弊端首先是埋没人才,一些热爱科学、有前途的青年选不上来,一些不想读书、文化程度又不高的人占了招生名额。”

  对此,在座的老教授和专家们深表赞同,一致建议改革现行高校招生制度,把好人才培养的第一关,并强烈呼吁立即恢复高考制度。

  但是,在此之前,教育部6月在太原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已经决定继续推行“文革”后期确定的“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招生办法,并刚刚将方案上报中央。各地正按照会议精神,准备高等学校招生工作。

  查全性记得,在得知太原招生会议召开的消息时,邓小平问参加座谈会的教育部部长刘西尧:今年是不是来不及了?刘西尧说,假如推迟开学,还来得及。邓小平又问,(招生会的)报告送出去没有?刘西尧回答,刚送出去。

  邓小平听后,当即要求教育部把报送中央的报告追回来,并斩钉截铁地说:“既然今年还有时间,那就坚决改嘛!把原来写的报告收回来,根据大家的意见重写。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

  “听到邓小平的改革决心,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想起32年前的那一幕,查全性还是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兴奋地说,“现在,很多人似乎把倡言恢复高考归功于我。其实,当时绝大部分人都有这种想法,我只不过是捅破窗户纸的那个人。”

  会后两天,恢复高考的消息就在北京传开,等待了太久的国人无不欢欣鼓舞。查全性回忆道:“一回到武大,李国平教授就到我家里来问情况。大家听了这个消息后都无比高兴。”

  查全性说:“那次座谈会后,以恢复高考为先兆,整个社会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可以说,恢复高考不只是对中国教育、科技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实,它对于当时的中国起到了思想解放的先导性作用,同时也直接推动了后来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实施。”

  根据邓小平的指示,当时的教育部立即撤回此前太原招生会后给国务院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的请示,并决定立即在北京重开招生会。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纪事:2004年中国文化大规模走出国门
· 教育纪事:夏令营“较量”背后的时代反思
· 教育纪事:市场大潮下的“南墙”变迁
· 教育纪事: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国家战略
· 教育纪事:高考招生改革从波折走向光明
· 教育纪事:张华救人引发生命价值追问
· 教育纪事:中国博士,百炼“出炉”
· 教育纪事:重启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 教育纪事:中国留苏学生追忆留学的燃情岁月
· 教育纪事:女教师斯霞爱的教育 薪尽火传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