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考试 > 公务员考试
国考报名8日18时截止 报名结束后这些时间点需注意
2017-11-08  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小:

  按照此前公布的招考公告,为期10天的2018年度国考报名将在11月8日18时截止,报名资格审查将持续至10日18时。7日,国家公务局再度发布报名人数较少职位的汇总信息,提醒考生仍有400多个职位处于“零报名”状态,呼吁考生理性选择报考职位。

  国考报名11月8日18时截止

  本次国考共有120多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加,计划招录2.8万余人。报名从10月30日8时开始到11月8日18时结束,12月10日进行公共科目笔试。

  按照规定,报名开始至11月10日期间,报名考生均可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自己是否通过了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报考其他职位。不过,11月8日18时报名截止至11月10日18时期间,报考申请未审查或未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其他职位。

  因国考网上报名后,还需最长达48小时的资格审核过程,因此,11月8日报名截止后,最终的报名过审人数还无法出炉。

  不过,据华图教育的统计数据,截至7日中午12时,本次国考报名总数人已达119万,通过报名审核人数也超过了90万。

  据统计,截至7日12时,本次国考报名中,已有8个职位的竞争程度超过1000:1,竞争比最高的职位为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国际合作部联络处“主任科员及以下”,竞争比已达1708:1.

  竞争程度在第二位的是隶属河北省气象局的张家口市宣化区气象局“防灾减灾科科员”一职,竞争程比为1409:1。

  中新社发 孟德龙摄

  400余职位仍无人报名

  每年国考报名,职位竞争“冷热不均”的现象几乎都会出现。据统计,本次国考报名中,有些职位的竞争目前已是“千人一岗”,也有些职位却至今无人问津。

  连日来,国家公务员局多次发布特别提醒,汇总报名人数较少的职位信息。按照国家公务员局汇总的数据,截至7日10时,国考报名资格审查通过人数与招录人数之比小于3:1的职位仍有1982个,这其中,有426个职位依旧无人通过报名审查,处于“零报名”状态。

  有分析指出,相对于热门职位,这些在报名中“遇冷”甚至“无人问津”的职位往往是报名门槛较高,对报名者的学历、学位、专业和相关工作经历等要求相对较多、条件较高,也有一些职位处于基层或者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艰苦边远地区。

  国家公务员局提醒,根据以往情况,报名截止前2天报名人数较多,容易导致网络拥堵,希望广大考生结合职位特点和自身条件,理性选择报考职位。

  报名结束后这些时间点需注意

  11月8日国考报名截止后,在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前,还有其他环节的时间点需考生谨记。

  尽管11月8日18时报名截止,但按照规定,查询资格审查结果的时间将持续至10日。

  11月12日8时后,通过资格审查的人员可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报名序号,报名序号是报考人员报名确认和下载打印准考证等事项的重要依据和关键字,考生务必牢记。

  11月17日9时至22日16时期间,报名考生需要在所选考区考试机构网站进行网上报名确认及缴费。未按期参加报名确认并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考试。

  报名确认并缴费成功后,报考人员可以在12月4日10时至10日12时期间,登录所选考区考试机构网站下载打印准考证。

  公共科目笔试将于12月10日在全国各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直辖市和个别较大的城市同时举行。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2018年国考报名昨晚落幕 川最热岗位竞争比1205:1
· 2018国考报名进入倒计时 280个职位无人报考
· 国考报名过半 公务员局提醒抓紧时间避开高峰时段
· 逾50万国考报名者最终弃考 烧脑试题在考察什么?
· 国考报名再现"万人争一职" 江苏:职位竞争比例45:1
· 国考报名结束啦 笔试面试都会考什么?
· 国考报名数或创新高 最热岗万里挑一刷新纪录
· 国考报名今截止:总数超百万 300余职位无人报
· 国考报名今日截止报名人数已超百万 最后一日或现井喷
· 2017年国考报名辽宁地区报考数据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