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研究 > 综合研究
取国学之精神以治今世
2014-09-09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21世纪,“国学”又成了国人聚焦的中心,令时贤备感振奋。其间虽不免杂陈滥竽充数之声,亦足可激起国人重新正视传统文化的热情。

  “国学”之于今人虽是“传统”,是“旧”,但纵观其生成、发展,均有特定历史语境,均是针对当时历史实际而发,凝聚着前贤“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许多贯穿于中国文化元典的精神,在当代文化构建和文明建设中仍具有现实意义。以西方为师,既领受了西方现代化带来的种种实利,也滋生了各种现代文明带来的弊端。其中既有现代工业文明原发产生的弊病,也有中西交汇中出现不适留下的后遗症。以往弃除传统以容纳西方的做法,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中华传统文明的许多优秀价值理念,在现时背景下正可为建构新时期文明形态发挥作用。

  以儒家而论,现世关怀历千年而不变。《论语》二十余篇,全在成人与立己。其中如“仁爱”“亲隐”“义利”“理欲”“荣辱”“廉耻”等观念,仍适用于今日。汉唐经学,虽不乏赘言,杂陈谬见,但各自于解经之中贯注了社会理想和治世观念。宋明理学与陆王心学,立论看似对立,实则都志在建构一种适用于日常的伦理与道德,其中的许多精义之论,若能在当代语境中予以合理阐发和弘扬,对社会伦理和公共道德建设仍有启示作用。当下讲习国学,此为其中一大关键。今日治儒家的学者,尤应注重其在现实中的适用价值。

  即便是道家哲思,表面上看起来虽然主张闲适与无为,骨子里也包含着现世关怀和时代忧患意识。老子为柱下史数十年,最后写成的《道德经》,并非发为空言的玄想,只是与孔子采取了不同的言说方式。短短五千余言,“圣人”之说凡数十见,可见其并非“绝圣弃智”,只是要另造一种“圣人”,传达另一种“智慧”。老庄哲思要传递的是一种不同于儒家的人生态度。儒道相济,进退之间,方能体悟人生真谛,创造和谐氛围。

  释家之说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则是植根于本土的意识与观念。来世之说固不可信,然则若能因此教人为善,断却多少欲念妄想,亦多能造福苍生,安定社会。

  中国传统的史家著述,更是注重以古鉴今、识往知来。司马迁撰《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意在参资时事,借镜治政。

  当下讲习国学,研精旧典固然必不可少,开掘新义以为今世之用不可或缺。而国学要真正实现对当下精神价值建构的资借,当切入日常生活,不急一日之功,潜移默运,方能收效于百年之后,真正绘出中华民族复兴的盛世宏图。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爱心国学班:让传统文化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 “变了味”的国学为何大行其道?
· 国学与考试该如何“相处”
· 北京试点国学课 台湾教材难合大陆学生胃口
· 更多国学课程走进中国小学课堂
· 武汉下岗女工办免费社区"国学班" 开销已超20万
· 国学讲师语出惊人 “跳槽变节说”遭学生质疑
· 国学在海内外同升温 专家认为国学贵在精神
· 退休老教师编“下里巴人”国学新著 中学生都能懂
·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探求新国学之路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