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研究 > 教育思想
钱学森思维科学对教改有重要启示 呈现六个思路
2011-12-14    光明日报

字体大小:

 

  三、科技、教育必须创新。 

  不要拿“创新”当口号,创新是实实在在的能力和智慧。一个有科学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必须具有科学创新思维和智慧,必须创造出“别人没有的东西”,绝不是“人云亦云”,要敢说别人没说过的话,要敢做别人没做过的事;艺术、形象思维、非智力因素给创新以灵感,文理不要分家,科学与艺术要结合。 

相关内容>>钱学森诞辰百年之际追思科学大师是怎样炼成的? 
    >>探究“钱学森之问”,我们还要走多远的路?

  四、全面学习才能德、智、体、美、劳、情、创全面发展。 

  要进行“全人格教育”,全学科学习。把人格健全、学会做人放到首位。不要只为应付考试学习,不要只学习几个支离破碎的“考点”,要超脱地看待考试和分数,要全面系统地学习,要掌握各门学科的体系,要开拓科学创新思维,这样才能造就全面学习、全面发展的全才。 

  五、教育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 

  现代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也应符合钱学森所设计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关于系统工程,钱学森认为:“系统工程就是从系统的认识出发,设计和实施一个整体,以求达到我们所希望得到的效果。” 

  六、教育科学科研必须接受实践检验。 

  科研不是为好看,不是为高高在上,而是为实践服务。理论重要,实践更重要。实践是为了检验理论、检验科研的。钱学森说过:“理论,就是人们的实践经验的概括,最概括的理论也许不是用数学表达,而是对现象的理解能力。”“现象”就是现实,就是实践的对象,它是理论的根据,理论的源泉。钱学森反对“以科研带教学”的观点,指出了人们把科研与实践颠倒的错误认识。钱学森说:“我认为(教改),应该采用客观的、半经验半理论的方法,有点理论的指导,但更多的还要靠经验,靠实践。”

推荐内容>>“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事迹展览在京开幕
推荐专题>>深切缅怀钱学森——科学的人生 学问的楷模
推荐专栏>>教育新闻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教新闻 高教新闻  教师新闻 考试新闻 就业新闻
    >>高等教育高教新闻 海外概况 高教研究综合研究 教学研究 发展研究 专题研究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23年前的钱学森回信,激励量子计算机问世
· 钱学森:“那一天,我激动得彻夜未眠”
· 中国首次披露制导系统核心激光陀螺研制过程
· 教育部通知要求各地各校组织观看电影《钱学森》
· 钱学森传记电影《仰望星空》首映 顾海良出席
· 钱学森诞辰百年之际追思科学大师是怎样炼成的?
· 探究“钱学森之问”,我们还要走多远的路?
· 习近平李克强等参观"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事迹展览
·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事迹展览开展侧记
·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事迹展览在京开幕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