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用3D打印和干细胞技术培育软骨
从兔子身上取出干细胞,放在3D打印出的支架上,在体外经过4周的培养,再接种至裸鼠皮下培养,最终可以长出所需要的软骨组织。记者日前从南京医科大学获悉,由该校王黎明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融合3D打印和干细胞技术,在体外“养骨头”研究上初获成功,未来,这一技术将有可能用于人体的组织缺损修复。
参与研究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骨科姚庆强博士介绍说,干细胞号称“万能细胞”,在一定条件的诱导下,它们可以分化成包括骨骼细胞在内的多种功能细胞。而研究团队用的是间充质干细胞,它们存在于骨髓血之中,能够分化为软骨细胞,就好像“装修队”。“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所需软骨的形状,在经过培养之后,长成的软骨大小与所需无异。”姚庆强说,3D打印出的支架在培养完成接种至体内之后,还能在2年左右的时间内缓慢被人体降解。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