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4-09-09

我国科学家研发新方法检测流感病毒感染潜力

  流感的频发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特别是近几年来禽流感病毒变异导致的跨种传播人类事件(如H5N1和H7N9),引起了人们的恐慌。

  8月30日记者获悉,中科院微生物所的李学兵课题组最近的研究显示,根据流感病毒能够识别人类细胞表面的物质而造成感染的原理,以该类物质为基础所合成出来的金纳米粒子,可以作为探针开发一种高通量、可视化的检测方法,从而为发展新型抗流感药物以及快速、简便的病毒检测分析方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如果将流感病毒比喻成一把“钥匙”的话,那人体细胞表面一类被称为“唾液酸寡糖”的物质,就是各种各样的“锁”。所以当流感突发时,人类急需对流感病毒能否识别人体内的“锁”做出快速、便捷的检测。

  中科院微生物所的李学兵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下,在流感病毒抑制剂和快速检测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近期发展了一种以金纳米粒子为探针的流感病毒检测方法,为建立全面、完整的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技术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专家称,此项技术一旦成熟,不论病毒如何变异,研究人员就有可能在极短时间内辨析其感染人类的潜力,用以指导建立相应的防控措施,阻止病毒传播带来灾难性后果。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