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健康报    发布时间:2013-11-20

南昌大学证实重组朊蛋白可抑制"疯牛病"传播

  一项研究证实,利用大肠杆菌产生的、与人类朊蛋白具有相同序列的重组蛋白,可以抑制朊病毒的传播。该研究为人类朊病毒病(俗称“疯牛病”)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

  该研究由南昌大学第一附属重症医学科医生詹以安与美国国立朊病毒疾病病理监测中心副主任、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南昌大学客座教授邹文泉合作完成。

  人类朊病毒疾病又称克—雅氏疾病(CJD),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致命性脑部疾病。正常朊蛋白广泛存在于人类神经中枢系统中,当该蛋白通过一个结构变化形成另一个具有传染性质的朊病毒蛋白后,它们可以继续“招募”其他正常的朊蛋白转变为朊病毒蛋白,最后导致大脑空泡化海绵样损害。目前,该病没有治愈的方法,寻找成功的干预和治疗方法十分紧迫。

  该研究中,研究者使用了一种名为蛋白质错误折叠循环扩增的技术,在测试管中模拟人类大脑中朊病毒的复制过程进行了研究,当将重组蛋白加入到检测管中后,研究者发现,朊病毒的传播完全被抑制了。研究者表示,这种抑制作用的大小依赖于重组蛋白的剂量,在0.1微摩尔/升~1.0微摩尔/升的浓度下,重组蛋白对朊病毒的抑制能力最强。

  邹文泉表示,该研究首次揭示重组蛋白可以阻断人类朊病毒的传播。重组的人类朊病毒蛋白是通过大肠杆菌产生的,和正常的人类大脑蛋白序列一样,因此推测其并不会有副作用。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