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彭凤仪 梁艳  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1-04-30

浙江大学生活垃圾清洁焚烧发电集成技术国际领先

  浙江大学城市生活垃圾清洁焚烧发电集成技术国际领先——处理好“放错位置的资源”

  “废弃物只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这是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岑可法的名言。如今在我国,废弃物已不是放错了位置,而是没位置可放。据数据统计,仅2010年一年的中国生活垃圾年产量就超过1.5亿吨,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自主研发的“生活垃圾清洁焚烧发电集成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已在全国10多个城市推广应用25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64台焚烧炉,每天累计“吃掉”23250吨生活垃圾,超过全国日焚烧垃圾量的1/4,5年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近20亿元。

  焚烧方法是目前国际上处理生活垃圾主流方向之一。在发达国家,采用这一方法占相当比重,瑞士、丹麦、日本等国,垃圾焚烧比例都超过了70%。你可以在法国塞纳河边看到外观美丽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也可以在日本首都东京市中心看到几乎无声运行的现代化垃圾焚烧厂。但在我国,垃圾焚烧比例仅占约15%。同时我国垃圾基本不分类,垃圾成分复杂、热值低、水分高,使得直接引进的国外的焚烧技术在我国“水土不服”。

  针对我国垃圾的特性,浙大热能所自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研究如何清洁处理生活垃圾并利用其热能发电。多年的科研攻关,浙大热能所的科研人员突破了多方面的关键技术难点,解决了高效清洁焚烧低热值垃圾的难题,研制了拥有独立知识产权、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活垃圾清洁焚烧发电集成技术和装备,做到了处置过程烟气中二英排放低于每标准立方米0. 1纳克的目前世界上最严格的排放标准,真正实现了生活垃圾的低污染焚烧和高效能源化利用。

  2006年,浙大“生活垃圾循环流化床清洁焚烧发电集成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优秀专利奖。浙大热能所的垃圾焚烧研发技术更被国际废弃物能源化处置理事会理事长、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Themlis教授在国际动力工程学术会议的大会主题报告中列为废弃物能源处置的世界五大技术流派之一。

  目前,浙大热能所的城市生活垃圾清洁焚烧发电集成技术已完成了单台日处理垃圾从150吨到800吨容量的垃圾焚烧炉的设计及工业应用,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可完全满足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要求。这项具有我国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能源环境保护技术,不仅适应国情,价格更远远低于国外,所具有的高新技术含量被前来浙大考察工作的国家领导人誉为“浙大流派、中国经验”。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