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于柏林 石明山  科学网  发布时间:2009-02-19

我国自主研发氟碳铈矿清洁冶金集成技术获成功

  我国科技人员自主开发出氟碳铈矿清洁冶金及分离制备一体化集成技术,其核心专利——一种从氟碳铈矿浸出液中萃取分离铈、钍的工艺,近日荣获第10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四川省攀西稀土矿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现的我国第二大稀土矿。矿藏中除含有大量宝贵的稀土资源外,还分别含有0.2%~0.3%的放射性元素钍和8%~10%的氟。长期以来,该矿主要采用氧化焙烧——盐酸优溶工艺。该工艺存在流程长、稀土收率低、钍和氟资源大量流失的缺点,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污染。

  为加速开发我国宝贵的稀土资源,同时让放射性钍和氟造福于人民,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李德谦课题组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出发,紧紧围绕攀西稀土矿的综合开发利用,集中力量开展了氟碳铈矿清洁冶金及分离制备一体化集成技术的研发。经过多年的艰苦拼搏,他们先后突破了萃取体系和萃取剂的遴选、工艺流程的开拓、稀土萃余液中钍和稀土分离等系列技术关键,发明了一种从氟碳铈矿浸出液中萃取分离铈、钍的新工艺,并应用这种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工艺,成功开拓出氟碳铈矿清洁冶金与分离制备一体化集成技术。

  据介绍,与现有的氧化焙烧——盐酸优溶流程相比,该集成技术在国际上首次从生产源头出发解决了放射性废渣和废气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生产过程不排放氯气;原流程中作为污染源排放的氟、钍得到了有效回收,回收率超过90%;稀土收率由80%提高到90%以上,铈产品纯度由98%提高到99.999%以上,有效实现了氟、钍、稀土的高效回收和稀土资源的清洁冶金及高值化。

  目前,四川省冕宁县方兴稀土有限公司应用该技术已建成了年处理5200吨稀土精矿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有关方面专家认为,该技术具有独创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氟碳铈矿的分离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广应用价值。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