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易凌;冯昌勇  新华网  发布时间:2009-05-11

四川卧龙大熊猫人工繁育基地重建项目将在年内开工

  在汶川地震中被严重损坏的世界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繁育基地将在今年年内开展重建工作,预计工程在两年内完工。

  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黄建华17日告诉新华社记者,目前基地所有的熊猫身体精神状况良好,而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新址已选定在距离原址10多公里的黄草坪地区,重建项目具体实施内容正与对口援建的香港特区政府协商。同时,规划修建在成都附近都江堰的大熊猫疾病控制中心也将在年内开工。

  黄建华说:“黄草坪新址是在综合考虑了地质结构安全和大熊猫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后选定的,这里地势开阔,其环境、气候、水源条件是卧龙地区最好的选择,同时考虑到大熊猫对原来生活环境有一定依赖,新址也应该离原址不远。”

  黄建华说,考虑将来大熊猫数量的增加,新的大熊猫研究中心面积将会比原有的有所扩大,而安全性是中心所有工作人员最为牵挂的。

  汶川地震导致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严重损毁,基本丧失使用功能,当时生活在中心内的60多只大熊猫中一死一伤一失踪。

  目前,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绝大多数工作人员和圈养的大熊猫都外迁到位于四川雅安的碧峰峡熊猫繁育基地,部分大熊猫还在外地动物园寄养,仅有6只1岁半左右的熊猫在卧龙镇政府旁的大熊猫临时安置板房内生活,8名工作人员照顾它们的生活。

  创建于1980年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是世界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繁育基地,截至目前,共繁殖大熊猫99胎144仔,成活123只,圈养的种群数量由1991年的10只发展到142只,占全世界圈养总数的60%。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