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0-06-18

未来电脑操作 指手画脚完成

  戴上“数码手套”,在透明电脑屏幕前飞快移动视频剪辑,浏览信息……好莱坞科幻电影《少数派报告》当年上映时,男主角用手势操作电脑的镜头令人瞠目。

  如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约翰·昂德科夫勒推出一种依靠手势的新型交互式操作界面,有可能改变未来电脑操作方式。

  变革电脑操作界面

  昂德科夫勒把这种操作界面定名为“G说”,称这是影片中男主角扮演者汤姆·克鲁斯用于观察未来犯罪画面的电脑界面“现实版”。

  这种“特殊操作环境”中,用户面对一个大尺寸显示屏,戴上安有传感器的“数码手套”,用手或手臂做出动作,就能操作电脑。

  这种操作方式,不用点击鼠标,不用敲打键盘,也不需要任何命令行。用户可以来回移动、穿行在这个工作场中,比起使用普通电脑,可以拥有更大灵活性。

  昂德科夫勒是《少数派报告》科学顾问之一,是个发明家。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2002年完成这部影片后,他继续研究,试图把电影中的技术变为现实。

  他说,美国苹果公司1984年推出麦金托什型微型计算机,“根本上改变”人们对电脑的看法,但自那以后,电脑操作界面“变革寥寥”。

  观众“惊掉下巴”

  昂德科夫勒今年2月在美国“娱乐技术与设计”组织一场会议上展示“G说”操作界面。6月上旬,这段现场展示视频现身网络。

  英国《每日邮报》16日形容,现场观众“惊讶得下巴都要掉下来”。

  昂德科夫勒使用“数码手套”,连续用手势操纵一系列图像,所需时间只是使用普通电脑的一个零头。

  他手腕轻轻一拂,就可以改变这些图像的层叠方式。把它们全部平铺后,昂德科夫勒只要移动手掌,或转动手指,就可以轻松挑出其中一张图像。

  另一个展示环节中,昂德科夫勒用手在一张三维结构示意图上“拆解”、“组装”一台机器,在一个虚拟地球上操纵逻辑数据,和任何一个地点“连线”,一一对上号。

  这种操作界面还允许多人合作。昂德科夫勒与两名同事配合,三人可以同时对同一幅图像进行操作。

  用户还可以用手势在结构化查询语言(SQ L)数据库中搜索,用手势随意编辑视频。

  “G说”将无处不在

  昂德科夫勒说,他预计,5年后,“G说”就能走入大众生活。

  昂德科夫勒和他的团队正努力把“G说”推广到现实生活中。他名下奥布朗工业公司研发航空学、生物信息学、视频编辑等相关应用软件。

  创建奥布朗公司前,昂德科夫勒在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工作15年,主要研究全息照相术、动画和可视化技术。

  他说,未来生活中,“G说”将无处不在,每台笔记本电脑,每部台式电脑,每台微波炉、电视机、仪表盘……“所有人每天都能体会……我们要改变一切”。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