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发布时间:2001-09-21

警告:Nimda为高度危险病毒

  新华网北京9月20日电 CA公司今天把Nimda蠕虫病毒(也被称为Win32/Nimda.A.Worm)列为高度危险的病毒。这种病毒与“红色代码”相似,它利用一系列的方法来传播并感染计算机系统,包括利用微软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网络服务器软件中的漏洞,或通过电子邮件和公开的网络共享文件来感染计算机系统。这种蠕虫病毒能够使被感染的计算机系统后门大开,对远程接入不再设防,并覆写部分计算机文档。

  根据CA eTrust全球防病毒研究员的分析,Nimda的传播方式是:首先搜索被感染计算机用户Outlook或Outlook Express中保存的电子邮件地址,然后通过一个自带的电子邮件引擎,把自己作为附件,以随机的邮件主题或无内容邮件的方式发送出去。名为README.EXE的附件会伪装成看上去没有任何危险的音频文件。

  该病毒还会搜索容易被Unicode Web Traversal利用的Microsoft IIS服务器。一旦找到这种服务器,它就会自我复制并在机器中安装,然后开始修改以.HTM、.HTML、.ASP等为扩展名的网络内容文件。被修改的网页能够向访问被感染IIS服务器的用户发送一个该病毒的复制品。

  Nimda还会搜索已公开的网络共享文件,这样就可在远程计算机系统上进行自我复制和执行。

有关Nimda病毒的详细解决方案请阅读防范Nimda蠕虫病毒的紧急通知有关内容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