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发布时间:2012-03-07

良种繁育

  2012年3月5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温家宝在谈到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时表示,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良种繁育、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完善农业技术补贴制度,促进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到田到户。建好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高产创建和标准化创建。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

  良种繁育是指繁殖作物新品种的种子以及防止现用品种种子混杂退化的措施,作物育种工作的继续。生产上用的品种在使用过程中常易发生混杂退化,其原因,一是在播种、收获、运输、贮藏等过程中常易混入其他品种的种子造成机械混杂。二是在田间原用品种与其他品种自然杂交而发生性状分离,或品种本身发生变异。

  初育成品种的种子数量较少,须进行扩大繁殖才能满足大田用种的需要。为此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分级繁育制度。由育种机构提供原原种。用原原种繁殖原种。在中国,原种一般由县良(原)种场负责繁殖,供应乡或村的种子生产单位进一步繁殖生产用种。为加速良种繁殖,常采取各种提高繁殖系数的方法,如小麦单粒点播、水稻单株插植、马铃薯芽栽,以及利用不同自然条件进行异地繁殖等。良种繁殖过程中和供种前都要经过严格检验,以保证质量。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