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星际第一人造物“旅行者号”:永不回头的旅行
2013-09-24 新京报

  9月12日,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唐纳德·格尼特及其同事在《科学》杂志发表报告,证实了“旅行者1号”已经在去年进入了星际空间,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到达星际空间的人造物。这一消息随后被美国宇航局(NASA)确认并公之于众。

  “这是太空飞行史上一座伟大的里程碑,简直可以和人类第一次登月相提并论。”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格尼特说。

  1977年9月5日,“旅行者1号”发射升空,从此,它沿着离开太阳系的轨迹,一路飞奔而去,永不回头;而在地面上,36年来,却有一支团队一直在注视着它,跟随着它的脚步,向世人展示那浩瀚未知的外太空世界,一代接一代,从黑发到白头……

  180年一遇兄弟俩连访四星

  相关链接:

  >>NASA:"旅行者1号"飞出太阳系首闯星际空间

  >>朱进称:旅行者1号探测器飞出太阳系系误读

  >>旅行者1号进入陌生空间 发出“幽蓝色”信号

  >>深度解读:“旅行者”1号飞出太阳系了吗?

  >>"2012年8月25日旅行者1号飞出太阳系"引争议

  “我们派出了一个旅行家,带着人类的信息,在银河里旅行。”

  在最初发射时,人们并未期望“旅行者1号”和它的哥哥“旅行者2号”能够走得如此之远。“最初的目标是到达木星和土星。”唐纳德·格尼特对新京报记者说。“上世纪70年代初期,人们认识到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几何位置,可以允许一艘天空飞船以平滑的弧线轨迹一次飞过。不过,由于这些星体以不同的速度绕太阳旋转,上述情况每180年才发生一次。因此要执行这样的一项任务,我们必须在1977年8月底或者9月初发射飞船。”

  这项计划被叫做“大旅行”,美国国会批准了这一计划,一共制造了两艘太空探测器,分别叫做旅行者1号和2号。旅行者1号于当年9月5日发射,飞向木星和土星,之后以逃逸轨迹远离太阳而去。旅行者2号要早几个星期发射,在成功造访了这四颗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后,也远离太阳而去。

  “旅行者1号”发射那年,目前美国宇航局“旅行者”项目经理苏珊娜·多德才16岁。当时,她压根未想到自己后来会和那艘随着火箭腾空而起的探测器联系在一起。“那个时候,我更多的时间是花在了考驾照上。”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苏珊娜说。直到上了大学,她才注意到了这个项目。

  大学毕业后,拥有华盛顿惠特曼学院数学学士和加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位的她,得到了很多的工作机会。但她在众多的选择中,苏珊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下的旅行者项目。“那时候,旅行者正要飞往天王星。没有任何航天器曾经到访过它,而且没有任何航天器打算去到访天王星,这是一生一次的机会!”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